2004年由矽谷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Peter Thiel(1967年生)共同創立的Palantir(取名自《魔戒》中的真知晶球 Palantír)從大數據分析公司,至今晉升股價漲幅飆升媲美輝達的AI國防股──成立初衷為美國情報組織開發相關軟體,助2011年美軍成功擊斃賓拉登。
擁有史丹佛法律學位、在德國拿到新古典社會理論博士的共同創辦人CEO Alexander Caedmon Karp(1967年生)於媒體上受訪時,言論常出人意表,措辭強烈,桀驁不馴和馬斯克不分軒輊。Karp樂於羞辱同行,因為同行拿下五角大廈合約的手段是透過bootcamp:打高爾夫、精美的power point簡報、高檔牛排晚餐。
臺灣藍綠知識分子皆服其論述、曾推出過《優秀是教出來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等發聾振聵翻譯書的顏擇雅發行人認為Karp是「川普這次任期的最重要思想家」,Karp新書《科技共和國:硬實力、軟信念與西方的未來》(The Technological Republic: Hard Power, Soft Belief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一出版即空降偏左的《紐約時報》暢銷榜亞軍,顏女士點出:「這本書認為美國問題在科技,或說明明擁有科技優勢,卻不知如何運用。譴責美國科技界過去幾十年都只面向消費市場,只想著賺錢,沒在關心科技對於國家的安全與強盛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𖣐𖣐𖣐𖣐𖣐𖣐𖣐
▍The Technological Republic兩大主題:
第一是對二戰時及戰後美國政府與科學家、工程師合作的懷舊渴望,這種合作讓美國成為科技巨擘。對Karp來說,就像許多與他想法相似的思想家(包括前任英國首相首席顧問康寧斯,Dominic Cummings)一樣,創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看來像是個失落的天堂。
第二個主題是Karp所稱的「美國心智的空洞化」(The Hollowing Out of the American Mind):放棄信念、技術的不可知論,以及「假設一個人從道德或倫理觀點的正確性,排除了與地緣政治對手相對權力這一更令人不快且根本的問題進行接觸的必要性,特別是哪一方擁有對另一方造成傷害的更強能力。當前時刻的願望思維及其許多政治領導人最終可能導致他們的失敗。」此即副標題中的「軟信念」,類似保守派哲學家艾倫·布魯姆(Allan Bloom,1930年—1992年)的論調。
𖣐 Karp的思考中充滿霸權焦慮。對他而言,美國的主導地位是他所崇敬的文明價值存續的關鍵。他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湯瑪斯·謝林(Thomas Schelling,1921年—2016年)的信徒,贊同其觀點:「要具有威懾力,暴力必須是可預期的……傷害他人的能力是談判的籌碼。利用它就是外交——邪惡的外交,仍是外交。」但傷害他人的能力是「硬」(即軍事)實力的特權。Karp特別對谷歌員工對於其技術可能落入軍事手中的「矯情」保留意見感到憤怒,這些員工(及其父母和祖父母)所活在的時代,認為美國可能再次捲入全面戰爭的想法就像他們的發明可能被用於戰場一樣荒謬。
Karp與共同作者從中得出的教訓是:「如果美國及其盟友要長期保持對抗手的優勢,國家與科技部門之間需要更密切的合作,兩者的願景需要更一致的對齊。持久和平的先決條件往往來自可信的戰爭威脅。」
𖣐𖣐𖣐𖣐𖣐𖣐𖣐
▍Karp的經營理念:
Karp回顧 Palantir 的發展歷程,那些看似最糟糕的決策,最終都成為了最好的決策。他認為,越接近「純粹的價值觀決策」,長期來看價值就越高。Palantir 的成功,在沒有現成模式的情況下,堅守核心信念和價值觀。他認為在商業世界中,有時候看似「錯誤」的決策,如果符合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和長期目標,反而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
𖣐 Karp 認為強大的內部信念結構不僅是一個理想的特質,而且是組織實現高水準運作和長期成功的根本要求。他認為這驅動了關鍵決策,培養了強大的誠信和任人唯賢的文化,並使公司能夠在面對外部質疑或潛在的短期成本時,超越單純的利潤而有所堅持。Palantir 對「徹底的任人唯賢、開放、誠實、極低的貪腐」等原則。他認為 Palantir 對這些原則的「狂熱」承諾是他們成功的原因之一。使公司能夠在面對外部質疑或潛在的短期成本時,超越單純的利潤而有所堅持。
Karp 認為缺乏真正的信念結構會導致問題,他提到大學校長們似乎不確定自己應該相信什麼的情況。他還區分僅關注市場力量的「美國經濟學家彌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2006年)的觀點」和創造價值的人必須在強大的規範結構下運作的必要性。
「為什麼企業軟體平台的重要更新沒能在週五截止日期前交付?」Karp在書中痛批:「因為團隊只有兩天時間審查草稿代碼。為什麼他們只有兩天審查?因為去年末預算審查週期中失去了六名軟體工程師。為什麼預算減少?因為部門負責人應另一組領導的要求將優先事項轉移到其他地方。為什麼會提出轉移優先事項的要求?因為公司推出了一個新的薪酬模式,激勵某些領域的增長。為什麼某些領域被選中而犧牲其他領域?因為公司內兩名高階主管之間持續的爭執。」
𖣐 Karp 認為「不誠實、不任人唯賢的行為、故意的偏頗……任何種族、宗教、性別的偏見」,都會阻礙像 Palantir 這樣複雜產品的開發,最終導致公司失敗。此外,Karp個人信念與公司行動一致,以公開支持以色列為例,即使可能會使公司失去客戶,他認為「失去客戶的原因之一就是從不做任何會讓你失去客戶的事」。
𖣐𖣐𖣐𖣐𖣐𖣐𖣐
▍美國億萬富翁創投家Steve Jurvetson臉書貼文所分享的內文:
開場白:「矽谷已迷失方向。」
「一代創業者披著崇高且雄心勃勃的目標修辭外衣——他們改變世界的口號因過度使用而變得毫無生氣——但往往只是籌集巨額資金並聘請大批天才工程師,僅僅為了打造現代消費者的照片分享應用程式和聊天介面。矽谷對政府工作和國家抱負產生了懷疑態度。一家又一家新創公司迎合晚期資本主義文化的反覆無常想法 ,卻對建設解決國家最重大挑戰的技術基礎設施毫無興趣。」(英文版第9頁)
「最有能力的一代程式設計師從未經歷過戰爭或真正的社會動盪。」(英文版第10頁)
「當前這一代才華橫溢的工程師頭腦已脫離任何國家目標或更宏大、更具意義的計畫。」(英文版第11頁)
「在這本書中,我們主張技術部門有積極的義務支持使其崛起的國家。」(英文版第11頁)
「我們認為,導致這種背離捍衛美國國家計畫的原因,包括1960年代和1970年代對美國或西方身份認同的系統性攻擊和試圖解構。對整個特權系統的拆解是正確的開始。但我們未能在其位置上重建任何實質性的東西,一個連貫的集體認同或共同價值觀。」(英文版第13頁)
參考資料:
顏擇雅的臉書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3jF3KBHx/
風傳媒
Palantir股價狂飆507%!「文科生CEO」為何對中國充滿敵意?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318743
Gooaye 股癌
Palantir Technologies 2020年財報分析
https://gooaye.com/palantir-technologies-report/
Palantir Vision from Charlie Rose
Alex Karp Interview: Palantir Philosophy Explained! (200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ZLr6EGGTPE
Bloomberg Television 2024年3月8日
Palantir CEO Karp on TITAN, AI Warfare Technolog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2eRjbUW53s
The Guardian 2 Mar 2025
If the best defence against AI is more AI, this could be tech’s Oppenheimer moment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he 92nd Street Y, New York
Palantir CEO Alexander Karp with Andrew Ross Sorkin: The Technological Republi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UK-VYCh5go
Steve Jurvetson的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FKbeUmkoo/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