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1. 英文版維基百科(有數處註明:[需要引文來驗證],顯示共創的痕跡)
2. 詢問道德標準較高的AI Claude的回覆
中文化:Google AI Gemini
Claude:LGAT課程,指的是個人發展計劃,通常包括大型團體參與者參加的密集多日研討會。這些計劃於1970年代出現,並以各種形式持續至今。
LGAT的一些主要特徵包括:
* 長時間、密集的課程——通常每天12小時以上,持續多天
* 大型團體環境——通常有數十到數百名參與者
* 對抗性技巧——領導者可能會使用具有挑戰性或挑釁性的方法
* 結構化練習——包括團體分享、冥想和心理活動
* 突破性體驗——旨在產生快速的個人轉變
雖然一些參與者回報積極的益處,例如自我意識和動機增強,但LGAT也面臨著關於以下方面的重大批評:
* 他們對參與者施加的密集方法和情緒壓力
* 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監督
* 對弱勢個人的潛在風險
* 高昂的費用和積極的行銷策略
* 其心理學主張和技巧的有效性
自從LGAT在美國起源以來,它們的發展方式非常複雜,並且在全球範圍內,包括在台灣,都出現令人擔憂的發展。讓我分享一個更廣泛的視角:
歷史發展:
* 1971年從EST(Erhard研討會訓練)開始
* 衍生出眾多分支,如Landmark Forum、Lifespring和許多本地化的變體
* 方法在全球傳播,並經常針對不同的文化進行調整/修改
全球常見的擔憂:
1. 財務剝削——高額費用和招募他人的壓力
2. 心理操縱——剝奪睡眠、受控環境、情緒強度
3. 類似邪教的元素:
* 造成對計劃的依賴
* 將參與者與持懷疑態度的家庭成員隔離開來
* 使用內部語言和層級結構
* 迫使畢業生志願或免費工作
需要注意的危險信號:
* 聲稱快速、奇蹟般的轉變
* 迫使報名參加其他昂貴的課程
* 限制基本需求(食物、上廁所、睡眠)
* 要求與持懷疑態度的朋友/家人斷絕關係
* 要求招募新成員
專業觀點:
心理健康專業人士通常警告說:
* 沒有適當支持的快速心理突破可能是危險的
* 一刀切的方法忽略個人需求
* 患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可能尤其脆弱
🜋🜋🜋🜋🜋🜋🜋🜋🜋🜋
維基百科:
LGAT課程(英語:large-group awareness training,可翻譯為集體覺醒訓練、大團體覺醒課程、大型團體的意識培訓等)通常由與潛能開發運動有關的團體提供,聲稱可提升自我意識的活動,並在個人生活中帶來理想的轉變。LGAT課程非常規;它們通常持續數天,並且可能會損害參與者的精神健康。
LGAT課程一次可能有多達數百人參加。雖然早期的定義將LGAT課程描述為具有異常長的持續時間。依照Forsyth和Corazzini引用Lieberman(1994)的說法「至少有130萬美國人參加過LGAT課程課程」。
LGAT課程的定義:
2005年,Rubinstein將LGAT課程與認知治療的某些原則進行比較,例如人們可以透過重新詮釋他們看待外部環境的方式來改變生活的觀點。
在1997年的論文集《消費者研究:來自邊緣的明信片》(Consumer Research: Postcards from the edge)中,討論行為和經濟研究,作者將LGAT課程中使用的「封閉地點」(enclosed locations)與「雜貨店」(variety store)相對開放的環境進行比較。
《團體心理治療手冊》(1994)將LGAT課程定義為關注與「個人效率、決策、個人責任和承諾」相關的「哲學、心理和倫理問題」。
心理學家Dennis Coon的教科書《心理學:一段旅程》(Psychology: A Journey)將LGAT課程定義為指聲稱「提升自我意識並促進建設性個人改變」的課程。Coon在他的書《心理學導論》中進一步定義LGAT課程。Coon和Mitterer強調幾個LGAT課程組織的商業性質。
LGAT課程經營團體的演變:
Lou Kilzer在《洛磯山新聞》撰文,指出Leadership Dynamics(1967-1973年間營運)是「心理學家稱為『LGAT課程』的同類活動中的第一個」。Leadership Dynamics直接或間接影響幾種大型團體轉型訓練的形式。Werner Erhard(先後與Erhard研討會訓練 (EST)、WE&A和Landmark Education有關)曾接受Mind Dynamics的講師培訓。Michael Langone指出,Erhard研討會訓練 (EST) 在大眾心目中成為LGAT的典型。
Lifespring創始人John Hanley在Holiday Magic工作期間,參加Leadership Dynamics的課程。當時還是臨床心理學博士候選人的Chris Mathe寫道,截至1999年,目前大多數商業形式的LGAT課程都是仿照Leadership Dynamics Institute的模式。
學術分析、研究:
1982年發表在《心理學年評》上的一篇經過同儕審查的文章《LGAT課程》,旨在總結有關LGAT的文獻,並檢驗其有效性及其與更標準心理學的關係。這篇學術文章描述並分析受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和羅洛·梅(Rollo May)等人文心理學家工作影響的LGAT課程。
作為商業訓練的LGAT,從相遇團體中借鑒許多技巧。它們與學術心理學或精神病學的領域並存,但卻在其之外。它們的績效衡量標準是消費者滿意度,很少進行正式研究。
該文章描述EST訓練,並討論關於EST畢業生證詞的文獻。它指出訓練後心理測試的微小變化,並提到關於EST受訓者中精神病患者的傳聞報告。該文章在得出結論之前,探討EST如何與更標準的心理治療技術(如行為療法、團體和存在主義心理治療)進行比較,並呼籲進行「客觀和嚴謹的研究」,並指出未知變數可能導致一些積極的說法。心理學家建議邊緣型或精神病患者不要參與。
學者引用的心理因素包括情緒「湧入」(flooding)、宣洩、普遍性(與他人認同)、希望的灌輸、認同以及沙特所說的「不受質疑的作者身份」。
1989年,康乃狄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因其研究《評估LGAT課程》而獲得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國家管理顧問獎」。
心理學家Chris Mathe從消費者保護的角度撰文,鼓勵LGAT的潛在參與者與任何現任治療師或諮詢師討論此類訓練,審查該計劃的基本原則,並確定預檢方法、輔導員的培訓、訓練的全部費用以及任何建議的後續護理。一項研究指出,在評估LGAT時存在許多困難,從支持者明確拒絕某些研究模型,到難以建立嚴格的對照組。在某些情況下,接受研究的組織會部分資助對其自身的研究。
並非所有專業研究人員都對LGAT抱持正面看法。例如,心理學家Philip Cushman等研究人員發現,他研究的計劃「包括對自我的預謀攻擊」。1983年對Lifespring的一項研究發現,「儘管參與者通常會因為訓練而體驗到更強烈的幸福感,但這種現象本質上是病態的」,這意味著,在研究的計劃中,「訓練會系統性地破壞自我功能,並促進退行,以至於現實檢驗受到顯著損害」。Lieberman 1987年的研究(部分由Lifespring資助)指出,在289名參與者的樣本中,有5人經歷「壓力反應」,其中包括一次「短暫的精神病發作」。他評論道:「[這5人]是否會在其他情況下經歷這種壓力,我們無法回答。然而,臨床證據表明,這些反應直接歸因於LGAT課程。」
2003年,梵蒂岡報告其關於新時代訓練課程的研究結果:
新時代訓練課程(過去被稱為「Erhard研討會訓練」[EST]等)將反文化價值觀與主流的成功需求、內在滿足與外在成功結合在一起……
——《對新時代的基督徒反思》( A Christian reflection on the New Age)
在Coon的心理學教科書(《心理學導論》)中,作者引用許多其他研究,這些研究假設,LGAT課程的許多「聲稱的益處」實際上採取「某種治療安慰劑效應」的形式。
Jarvis在2002年的著作《教學理論與實踐》中,將LGAT課程描述為「教育上可疑的」。
Tapper提到,「一些[未指明]LGAT課程和心理治療團體」例證非宗教「邪教」。Benjamin批評LGAT團體價格高昂且帶有精神上的微妙之處。
LGAT技巧
某些LGAT課程中使用的具體技巧可能包括:
* 冥想
* 生物回饋
* 術語
* 自我催眠
* 放鬆技巧
* 視覺化
* 神經語言程式學
* 瑜珈
LGAT在長時間的課程(有時稱為「馬拉松」課程)中使用這些技巧。Paglia描述「EST的LGAT課程」:「馬拉松式、八小時的課程,[參與者]被限制和騷擾,據說導致傳統自我的崩潰,之後他們實際上重生。」
Finkelstein 1982年的文章詳細描述Erhard研討會訓練活動的結構和技巧——這些技巧與某些團體治療和相遇團體中使用的技巧類似。《團體心理治療手冊》這本學術教科書認為,LGAT課程組織「不太容易接受領導者的差異」,因為它們遵循「詳細的書面計劃」,並且每次訓練都相同。
LGAT參與者和前培訓師Peter McWilliams在他的書《Life 102》中,將馬拉松式訓練的基本技巧描述為壓力/釋放,並聲稱廣告「一直」使用壓力/釋放,就像「好警察/壞警察」的警察審訊和復興會議一樣。通過大約一半的時間讓人感到糟糕,然後突然通過熱情的讚揚來扭轉這種感覺,這些課程會導致參與者體驗到壓力反應和「腦內啡高潮」。McWilliams舉例說明各種名為「愛情炸彈」、「救生艇」、「雞尾酒會」和「搖籃」的LGAT活動(稱為過程),這些活動持續數小時和數天,使參與者在身體上筋疲力盡,從而更容易接受培訓師的信息,無論這是否符合參與者的最佳利益。
儘管McWilliams對一些LGAT極為批判,但他發現其他LGAT有積極價值,並聲稱它們的差異不在於技巧,而在於技巧的應用。
LGAT與反邪教運動:
美國心理學會(APA)在委託其欺騙和間接說服與控制工作小組(DIMPAC)(由反邪教心理學家Margaret Singer擔任主席)於1983年提交一份報告後,隨後拒絕並強烈批評1986年的DIMPAC報告,該報告將LGAT課程列為其所謂的「脅迫性說服」的一個例子。 1997年,美國心理學會將Singer的假設描述為「基於偏斜數據的、不瞭解情況的猜測」。它在1987年表示,該報告總體上缺乏「美國心理學會認可所需的科學嚴謹性和公正的批判方法」。美國心理學會還表示,「Singer和Benson博士得出結論的具體方法也被該領域所有嚴肅的學者所拒絕。」 Singer起訴美國心理學會,並於1994年6月17日敗訴。儘管美國心理學會拒絕她的工作小組的報告,但Singer在心理學研究人員中仍然享有良好的聲譽。Singer將DIMPAC報告的大部分內容改寫成她與Janja Lalich合著的《我們身邊的邪教》(Cults in Our Midst,1995年初版,第二版:2003年)一書。
Singer和Lalich指出,「LGAT課程」通常至少持續四天,通常為五天。他們的書提到Erhard研討會訓練(Erhard Seminars Training,EST)和類似的活動,例如Landmark Forum、Lifespring、Actualizations、MSIA/Insight和PSI研討會。
在《我們身邊的邪教》中,Singer區分「邪教」和「LGAT課程」這兩個術語的用法,同時指出它們的一些共同點。在其他地方,她將這兩種現象歸為一類,因為它們都使用一套共同的思想改造技巧。
🜋🜋🜋🜋🜋🜋🜋🜋🜋🜋
維基百科:
《我們身邊的邪教:我們日常生活中隱藏的威脅》(Cults in Our Midst: The Hidden Menace in Our Everyday Lives)是瑪格麗特·辛格和簡嘉·拉利奇博士的一本關於邪教的研究著作,由羅伯特·傑伊·利夫頓撰寫前言。
概述
辛格寫道:
在這本書中,我將使用「邪教」和「邪教團體」這兩個詞來指代我們社會中湧現的大量團體中的任何一個,它們的起源方式、權力結構和管理方式都相似。邪教的範圍從相對良性到那些對成員的生活施加極度控制並使用思想改造過程來影響和控制成員的邪教。雖然某些邪教的行為會引起非成員的批評,但「邪教」一詞本身並非貶義,而只是描述性的。它指的是一個圍繞著某個聲稱擁有特殊使命或知識的人而形成的團體,他們將與那些將大部分決策權交給這位自封的領導者的人分享這些知識。
Claude:瑪格麗特·辛格博士的《我們身邊的邪教》(1995)確實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它幫助揭露和批判LGAT和類似邪教的組織。辛格博士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教授,她花數十年時間研究思想改造、脅迫性說服和邪教。
本書的主要貢獻:
1. 系統分析邪教和LGAT類型組織使用的精神控制技巧:
* 控制環境和資訊
* 營造無力感
* 操縱體驗使其看起來是自發的
* 要求絕對純潔
* 神聖科學(聲稱他們的方法是唯一的真理)
2. 記錄具體策略:
* 愛的轟炸
* 睡眠剝奪
* 與支持系統隔離
* 阻止思考的技巧
* 帶有傾向性的語言和流行語
3. 警告標誌和預防策略:
* 如何識別操縱性招募
* 幫助參與邪教的家庭成員的方法
* 前成員的康復方法
辛格博士受到她批評的組織的強烈反彈,包括法律挑戰。然而,她的工作幫助許多人理解這些團體的危險,並為識別操縱行為提供一個框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