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總編輯考問新科諾貝爾獎得主Demis Hassabis和美國AI新創Anthropic創辦人Dario Amodei
▍AGI 的定義和時間表Amodei:AGI 能做到人類所能做到的一切,達到諾貝爾獎得主的水平,橫跨許多領域,能做到任何人類能做的事,無論遠近,執行任務時間可長可短。推測會在 2026 或 2027 年達到AGI。今年我會關注程式碼和能夠進行 AI 研究的 AI 模型。如果我們在今年年底之前,能夠將生產 AI 系統的總要素生產率提高 50% 甚至翻倍,那將是一個表明我指出的時間表正在按計劃進行的指標。
Hassabis:AGI 要能展現人類所有認知能力的系統。人腦是我們在宇宙中已知的唯一通用智慧的例子,而該如何測試它是個大問題。我認為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獲得AGI 的能力,也許五年內有 50% 的機會未來,我希望看到 AI 系統具有創造力——不僅僅是解決數學猜想;實際上能提出個非常有趣的猜想或一個新的理論。
▍避免成為 AI 界的奧本海默
Hassabis:很多人仍把 AI 視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但實際上,AI 屬於完全不同的類別。我建議國際上建立類似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AGI共同研究組織,或是一個類似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AI機構。
▍地緣政治的影響
Amodei:我尤其擔心專制國家如果在 AI 方面領先,可能會危及我們所珍視的一切。Anthropic做過很多研究,探討 AI 自主性失控的風險。我們希望能在實驗室裡展示出來擔心的情境。如果不能在實驗室裡展示出來,我們可能需要在現實世界中看到它,那將是個非常糟糕的結果。但這比我們永遠不知道,然後發生更大的災難要好。
▰▰▰▰▰▰▰▰▰▰▰▰▰
若單看文字稿,可以持平的看待訪談內容;若聽訪談則會聽到一位喋喋不休的長輩對晚輩丟出一個個大哉問;若觀看訪談影片,則可見Amodei就像個驚慌失措的小動物,總編輯則是咄咄逼人的老鷹,儘管她開場讚美「 AI 界的披頭四和滾石樂團齊聚一堂」,但過程一直跳針重覆提及「美國在新政府的領導下,正在撕毀各種長期存在的國際規範、巨大的地緣政治衝擊。」也難怪她如此激動,因為「我們(歐洲政治領袖們)昨天聽到副總統 Vance 充滿火藥味的演講」。
影片留言有網友點出座位的安排:兩個大男人被安排擠在小沙發,總編輯一人獨坐大沙發,是一種power play:她是貴族,他們則是平民。她也只能挑軟柿子,馬斯克就不可能是坐上賓。而也只有道德標準高的Hassabis和Amodei能被她用情勒(臺灣流行用語:情緒勒索)問:「你睡得好嗎?」,YT影片的標題:〈AI 公司老闆解釋什麼讓他們徹夜難眠?〉。當中國的DeepSeek震憾矽谷,名聲遠播全球,馬斯克因此加速推出新版本自家AI Grok 3搏版面、搶話語權,似乎在這競爭激烈的賽道上,問誰有良心似乎只有乖寶寶會被綁死。
《經濟學人》以自由主義為大旗掌第四權,還好雜誌內容除了國際政局行文較受總編輯的意志影響,其他經濟、商業、科技、藝文等皆有很高的獨立性(主筆遍及全球,不單限英國),不才會繼續拜讀,而把總編輯當笑話看。
The Economist 2025年2月19日
AI bosses on what keeps them up at nigh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poqjZlM8Lo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