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生活的工程師:Pavel Durov 的自律、清明與長期思維哲學
在這個充斥分心、縱慾與即時滿足的時代,Telegram 創辦人 Pavel Durov 是少數活得極度有意識的人。他在 Lex Fridman 的 podcast 中,揭示了一套由自律、克制與清明構築的世界觀——不只是技術上的安全,更是心智上的自由。
1. 情緒韌性從行動開始
儘管外界常形容他冷靜克制,Durov 坦言自己也會感到悲傷、孤獨與挫折。但他選擇以行動對抗情緒低潮:「你不是等有動力才開始做事,而是先做了,動力才會出現。」
這種「先行動、後感受」的原則貫穿他的生活。無論是寫程式、處理問題或面對人生困境,他相信只要開始動起來,就能打破憂鬱循環,創造正向動能。
2. 自律是一種日常儀式
Durov 每天早晨做 300 下伏地挺身與 300 下深蹲,每週健身 5 至 6 次,每次 1 至 2 小時。他強調,這些運動不只是鍛鍊身體,更是鍛鍊「自律的肌肉」: 「深蹲很無聊,但你克服了它,其他事就容易多了。」
他也熱衷極限活動:東歐式高溫蒸氣浴(banya)、冰浴、長距離湖泳(曾在芬蘭游了 5.5 小時)。他形容這些挑戰如「反向的酒精」——短暫痛苦,換來長期清明。
3. 飲食哲學:拒絕短期快感
Durov 長期實行間歇性斷食,避免加工糖、速食、汽水與紅肉。他的飲食以海鮮與蔬菜為主: 「短期的快感,不值得用長期的損害交換。」
他認為糖具有上癮性,會破壞效率與專注力;而斷食則能帶來結構與清晰,讓身心更穩定。
4. 拒絕藥物濫用:找出根源,而非壓抑症狀
Durov 對藥品文化持高度懷疑態度。他避免服藥,除非絕對必要,認為多數藥物只是「壓抑症狀」,而非解決問題:「吃藥就像拿鐵鎚砸掉直升機的警示燈,而不是去修正問題。」
他質疑藥廠的誘因結構,認為它們更希望你持續依賴,而不是真正康復。他並非反對所有藥物,而是反對社會對藥物的過度依賴。
5. 媒體素養與心智主權
Durov 閱讀新聞時,會問自己:「誰從我閱讀這則新聞中獲利?」
他認為大多數媒體內容背後都有操控目的——無論是販售商品、推動政治議程或煽動情緒。他主張透過辨識背後的誘因,來維持思想的自由與清明。
6. 拒絕酒精與色情:不為虛擬快感犧牲真實體驗
Durov 不喝酒、不看色情,認為這些都是「替代品」,會消耗靈感與能量:「如果你能接觸真實,就不需要替代品;如果你不能,更不該沉迷於虛擬。」
他主張,真正的解方是面對問題、修復缺口,而不是逃避。
7. 核心信念:活在長期,而非短期
Durov 的生活哲學建立在對時間的戰略性理解上:「我假設自己不會在一小時內死去,所以我選擇投資中長期,而不是短期快感。」
這種思維貫穿他的飲食、運動、媒體選擇與創業決策。他相信,自由、清明與韌性,來自自律,而非放縱。
Pavel Durov 的人生不是被動地「過」,而是主動地「建構」。
在一個鼓勵反射性反應的世界裡,他選擇深度思考;在一個讚美消費的文化中,他實踐克制。他的哲學,不只是打造安全的科技,更是打造安全的心智。
(交給Microsoft Copilot英文訪談稿後整理出的中文摘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