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1日 星期日

揭弊麥肯錫

 麥肯錫大駕光臨》全球最強管顧集團不為人知的影響力

When McKinsey Comes to Town: The Hidden Influence of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Consulting Firm)

一、麥肯錫表面上公開支持氣候變遷議題,其實為眾多碳排大戶服務;貌似綠色企業,實為碳排幫兇。 二、麥肯錫手腕高明,不但可同時服務產業中的不同競爭對手,更能球員裁判通吃:一方面服務菸商、藥廠,另一方面同時為FDA服務。 三、麥肯錫全球分部各行其道,比方地區公司和沙烏地王室、中國高層皆有良好關係,總部若發現有違行規之情事,亦無力干涉。 四、麥肯錫權力極度集中於上位者,且權責區分不明,新人多被分配去執行有道德爭議的專案,因為資深員工不想碰。 五、麥肯錫因資深合夥人的天價薪酬,難以篩選出符合外界道德高標的客戶,否則難以填飽巨獸胃口。 六、若非媒體揭露不堪實情,麥肯錫不可能輕易就範而做出改變。 麥肯錫奉行的價值觀、企業準則第一條:視客戶利益為優先(Putting the client's interest first)。 麥肯錫異於同行之處:新人多是長春藤名校商學院畢業的頂尖人才,而該公司吸引人才的魅力則是理想高遠的目標設定,比方在非洲奈及利根絕小兒麻痺的計畫、對抗氣侯變遷等可以改變世界等宏大事務,這些議題都是將來進公司後可發揮的場域。然而實際進麥肯錫工作的長春藤畢業新人(當初也有去JP Morgan等投資銀行的機會),卻覺得事與願違,因為和當初預期的有所落差。而這些對麥肯錫失望氣憤的新人,提供記者內部資料(麥肯錫非常注重資料保密不外流),從機密資料中發現,麥肯錫居然同時服務產業中的不同競爭對手,比方汽車業中,同時為GM和Ford提供顧問服務。製藥業中,Purdue和Endo都由同一組資深顧問提供諮詢服務。 【揭偽善麥肯錫之黑金盈滿】 麥肯錫支持「市場適者生存論」(Survival the fittest)和「自由市場經濟論」(Free market system)。觀察其於健保體系中的運作方式(健保很重要,因為人人需要),即可見其行事風格,書中案例:2007年沃爾瑪請麥肯錫進行員工福利調查,報告指出有許多員工有支薪不足的問題,而且保險不夠完善,且因為薪水過低而無法支付自己的健保費。麥肯錫提供的解決方案是為了提高公司盈餘,要求沃爾瑪裁掉薪資較高的資深員工(忠誠度高、貢獻良多,正常公司視為寶的人),改多增聘低薪的新進人員。 麥肯錫數十年來的八面玲瓏通吃的局面,是直到發生利益迴避的問題後才被質疑,因為麥肯錫除了服務藥廠,同時也服務管理當局,即FDA。更久的淵源則是自1956年起,麥肯錫即為菸商服務,同時也服務FDA負責菸品管制的部門。近期最夯的電子菸(正蓄勢殘害下一代),JUUL也是麥肯錫的客戶,而FDA負責電子菸的部門亦同時為其客戶。 其中爭議性最高的普渡製藥(Purdue Pharma)是麥肯錫廿多年的老客戶,其於1995年所推出的藥物OxyContin( 奧施康定/疼始康定持續藥效錠),最後被濫用而造成大量的死亡案例,可歸究於麥肯錫當初為該藥廠設計「極速衝刺」(Turbo Charge)行銷方案以提高銷售量而造成。極速衝刺方案的操作手法是透過藥廠業務來設定並掌控開藥的醫師們。更駭人的是,當時已有研究報告指出OxyContin具極高成癮性,不該再被開立為處方,然則麥肯錫卻未暫停該行銷案,仍大力促銷。此外,麥肯錫已服務超過半世紀的美國菸商,儘管1964年已有醫學證據指出香菸具成癮性、致病性等警示,甚至有法官直斥菸商公然撒謊香菸無害!麥肯錫仍厚顏繼續為菸商服務。就作者取得的麥肯錫內部資料指出,2016年奧馳亞和萬寶龍的合作案中的促銷手法是買菸集點送酒、抽iPhone的活動,儘管近年美國已明文規定辦公室、餐廳內禁菸,且大眾認知為致命消費性商品,卻要遲至2021年,麥肯錫才終於結束和菸商的合作關係。 麥肯錫內部運作還有項特別之處,就是特定資深員工可以選擇性的挑工作,挑自己喜歡的來做。比方有道德爭議的合作案,資深員工不想碰,如此一來,新人就得扛起龐大的道德包袱。而這讓新人陷入兩難,因為既便是石油、煤礦公司等高污染產業,仍需要建立人脈以維繫公司的營收來源,若捨棄接案而錯失表現機會,就失去了成為合夥人的人脈庫條件,當初入行的期望就落空了。由此可看出權力極度集中於上位者,且權責區分不明。 麥肯錫表面上公開支持氣候變遷議題,對外疾聲呼籲務必正視氣候變遷,不但真確且迫在眉睫、非常嚴峻,並打造自己的形象為綠色企業。甚至在招募新進人員時,有如何進行藻礁保育的測驗題型。可是,作者在進行深入調查時卻發現,麥肯錫竟然為世界上污染程度最高的幾間大企業服務,若他們的目的是幫助那些公司減碳,也算是好事,可惜事實並非如此。其中有個案例是加拿大公司泰克資源(Teck Resources),主要開採煤礦和金屬類天然資源,麥肯錫和該公司有數個合作案,目標都是協助其於煤礦開採上更有效率。麥肯錫也和Chevron、Shell、BP、Exxon等石油大廠、甚至是Saudi Aramco有合作。作者掌握到的Chevron資料中明確指出,麥肯錫協助其成為更高效的石油開採廠,而非幫它們減碳。 前麥肯錫員工向作者透露內幕:環保意識很高、美國陸軍退役的Eric在牛津大學深造後,在麥肯錫澳洲墨爾本分公司服務;他發現當地的能源廠商都是高碳排公司(比方煤礦廠),而那些公司都是對麥肯錫的貢獻度很高的重要客戶,可是他不想幫高污染廠商提供諮詢服務。而因為身為實習顧問,他能第一手觀察業界實況,他發現一位麥肯錫資深顧問為高污染廠商服務,因為生產效率的提升最後會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至大氣中,他向上反應未果,這點激怒了,於2019年7月憤而離職,並率先揭發麥肯錫的偽善行徑。 在2021年3月(世界地球日4月22日的前一個月),麥肯錫有1,100名員工聯署要求高層修改公司的碳排客戶條款。儘管管理階層有幾位認同他們的理念,覺得減碳勢不可擋,但公司高層最終的結論是:這些高碳排客戶太重要了,若我們不再服務他們,就更沒有機會幫助他們進行減碳的規劃。而實際上麥肯錫也沒有將那些客戶導往減碳的方向走。 【黑金沙烏地阿拉伯和麥肯錫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麥肯錫早自1970年代就開始在沙烏地阿拉伯建立關係網絡,從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到政府機關:衛生部、教育部、經濟部都是其長期客戶,沙烏地阿拉伯擁有龐大的石油利益,需要藉助外部的專家來協助其拓展全球市場,而麥肯錫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者之一Michael Forsythe童年時期在沙烏地阿拉伯長大,直至12歲才離開,他對該國有著特殊的故鄉情感,而且更能掌握其間的關聯性。在沙烏地阿拉伯做生意,很重要的一點是人脈經營,而麥肯錫更是深諳此道,直接吸納官二代成為員工。而這些沙烏地阿拉伯菁英級的麥肯錫人,在公司內部就形成難以撼動的黑金圈,主導有利王室政權、有益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公司營運決策。 然而,這一切的黑金美好,卻在異議記者哈紹吉(Jamāl Khāshuqjī)2018年在沙國駐土耳其伊斯坦堡總領事館遇害(記者死後數週才被報導)後,受到嚴厲的檢視。依照美國CIA的調查指出記者之死,沙烏地阿拉伯王子涉重嫌。 目前麥肯錫在挑選客戶上較為審重,特別是對於非民主政權,他們不會再服務集權國家的內政部(警方)、國防部、司法部等政府機關。因為若非媒體揭露麥肯錫的黑暗面,是不可能自發性的改變的。要不是多年來各大媒體的監督,麥肯錫不可能輕易就範。 麥肯錫難以從良還有一大原因:全球六十多個國家有許多麥肯錫的獨立合夥人(其組織架構類似律師事務所),若麥肯錫的紐約辦公室可稱之為總部,總部該如何管理全球各個在地分部?因為當地的獨立合夥人更瞭解在地的狀況、對專案的掌控度遠超出總部(比方中國分部)。麥肯錫「去中心化」的組織架構,使其對各地的獨立合夥人不具約束力。 另一個重點在於:麥肯錫得「餵養巨獸」,資深合夥人年薪百萬美金,現在已有數千位符合資深資格(員工總數超過三萬人)。而這龐大的薪酬,有賴各專案的財務貢獻,如此即造成若要對客戶挑三揀四,則無法滿足資深合夥人的貪婪要求。合夥人要求的薪資水準得比照高盛等華爾街投行的等級,因為當初他們從名校畢業的條件相同,沒選投行,而是為了理想到麥肯錫,自認理應有相同待遇。 主持人問作者,若用相同的檢驗標準套在其他大型顧問公司,會得到類似的結果、看到類似的狀況嗎?作者提到在做安哥拉的一份調查資料時,本來是以麥肯錫為主體,可是研究到後來發現變成在做麥肯錫主要競爭對手BCG(波士頓顧問集團)的分析。而書中有關沙烏地阿拉伯的報導中,也有提到BCG和王儲的深厚關係。不過,作者強調麥肯錫之所以應該受到放大檢視,因為麥肯錫吸納的人才是最頂尖的,這些人才不是到科技大廠就是到華爾街知名投行。 本po文整理自NPR訪談節目FRESH AIR: https://www.npr.org/2022/10/03/1126633580/inside-the-worlds-most-powerful-consulting-firm 網購書: https://www.amazon.com/-/zh_TW/Walt-Bogdanich/dp/0593663322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F018965999 《天下雜誌》麥肯錫的醜聞會影響管顧業未來嗎?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3052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揭發臉書等巨頭,如何蓄意操控人的意向和全球政治風向

 


【揭發臉書等巨頭,如何蓄意操控人的意向和全球政治風向】

紐時專欄記者 Max Fisher 耗時近五年,採訪多位矽谷業內專家、吹哨者,彙整許多紥實的科學實驗報告,推出個人處男作《The Chaos Machine: The Inside Story of How Social Media Rewired Our Minds and Our World》

美新聞台主持人先爆本書的大內幕:「打造社交平台的科技巨頭,不讓親骨肉使用自家產品。」[1],[2] 

Fisher知道問題一直都在,只是苦無證據,現在他握有鐵證直指社交平台:

(一)改變大腦裡的神經傳遞質(Brain Chemistry):社交平台的演算法是蓄意設計成讓使用者在看所接收到的內容易上癮。

(二)改變心情妝容(Emotional Makeup):不論是不是待在平台上,就算是在離線的真實人生,心情都被牽著走。

(三)改變自我認知的身份認同感:對於非我族類的排他性強,易產生敵意。

(四)改變是非判斷力和道德觀:社交平台扭曲了人在道德上的判斷,恐讓人是非不分。

【打造四海一家平台的初衷,何以質變成分裂加速器?】

目前各大社交平台對人們和全球政治風向的負面影響,儘管並非科技巨頭當初打造中立性平台的本意,可是他們之所以繼續誤導人們認知和判斷的操控模式,是因為廣告收益利字當頭。

當使用者(天真地)以為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都是朋友圈或有訂閱、感興趣的內容,事實上,各大社交平台背後強大的 A.I. 透過演算法設計出、作者稱之為殘酷的「介入極大化功能」(Engagement Maximizing Feature),透過使用者過往的歷程記錄,預判使用者的好惡,而呈現有利於操控情緒的內容,提高使用者的上網時間和平台黏著度,如此即可放大廣告效益帶來龐大收益。

訪談提到書中引用的兩項實驗:

一、請原先三不五時就上臉書的受測者,移除app四個禮拜後,他們表示自己變得比較快樂、生活滿意度提高(達到有如接受心理治療的1/3成效,而且不花錢),更重要的是變得沒那麼偏激,看待新聞事件和非同溫層的人,有更開放的態度。

二、既便受測者在一開始就表示不願意收到會引起「怒意」(outrage)的訊息,實驗者在餵幾次易挑起怒意的假訊息後,那些人接受度變高,內化了易怒感。社交平台蓄意設計演算法,可以自動偵測出易怒訊息,系統再把易怒訊息推送到一大堆帳號面前,因為社交平台知道怒意情緒(sentiment)的傳染性超強。

主持人和作者似乎都希望美國政府能介入社交平台的管制[3],一如管制具成癮性的菸酒[4]。改變的契機,從上而下和從下到上都有,詳見作者新書。

妙的是作者分別被兩位主持人犀利質問:在近五年的研究後發現社交平台所帶來的類毒癮(drug-like effect),自己沒戒掉嗎?

他一次是迴避了直球,先承認各大社交平台的宰制性太強,現在人們接收資訊、與人互動都離不開它們。最後是強調青少年受到的負面影響比成人要嚴重。

另一次則是坦白還是有在用twitter,只是較以往只剩5%的時間耗在上面,而他主要是想傳達:人們要「轉念」(mental shift),就是要有警覺性,在使用社交平台時,要認知它們就是會勾人上癮,要設時限、次數,要有意識地自主抽離[5]。

P.S. 響應Alphabet讓人免費使用其平台,本文無償開放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CDJEvd9og0

MSNBC的Stephanie Ruhle開頭先以當紅Timothée Chalamet(甜茶)的浪漫恐怖新片記者會發言為引子;他大概是說能在戲中演困在內心衝突的角色,比困在社交平台裡好。

Ruhle則是很氣的說:“The government hasn’t regulated anything, and these companies are making ZILLIONS of DOLLAR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OquG6OxbY&t=221s

abc NEWS的Linsey Davis擔憂現狀已是“Genie out of the bottle?”

作者認為只要社交平台關掉「參與度極大化功能」(Engagement Maximizing Feature),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可惜科技巨頭們不可能放棄利用它帶來的龐大利益。

主持人最後問作者會讓自己的孩子使用社交平台app嗎?她問錯問題了。現在,已經輪不到家長、師長、老人們對年輕人頤指氣使了。網路世代、滑世代的年輕人是社交平台的主力,是福是禍,只能待時間證明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ftaJ_hO2dU

開頭採用Netflix在2020推出記錄片The Social Dilemma的訪談。

MSNBC女主持人氣憤地說:“The people who create social media do not allow THEIR CHILDREN on social media !”

不才之註:

[1] 社群媒體?社交平台?訪談中,大多用platform這個字,或在social media後接上platform。

[2] 完全符合臺灣閩南語俗諺:「別人的囝死袂了 」。卅餘年前唸北縣私中化學女老師說:「我家沒有電視」。以前電視主播還屈指可數時,有位女主播說:「我不讓小孩看電視」,她們都真知灼見。從電視兒童到手機/平板褓姆,普羅大眾的部分家庭教育進化可見一斑。

[3] 臺灣有數位中介服務法爭議事件,還新設了數位發展部(Ministry of Digital Affairs),有趣的對照。

[4] 訪談中以菸品為主要類比,但也提到咖啡因、酒和(娛樂用)毒品,因為都會對大腦產生影響,成癮即難戒。本身不太能喝咖啡,偶像詹宏志先生酗咖啡仍統理大事業。臺灣長期宣導吸煙大害,二手煙人人可拒,可是連高齡的張忠謀董事長也不願戒,因為他抽了心情快活。癮頭的正負面影響似乎因人而異。

[5] 黃哲斌先生在《天下雜誌》的專欄長期分析網路媒體,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2022年11月5日 星期六

山頂洞人訂閱Netflix一個月心得

一、不需要月月訂,挑個時間多的月份再補回來即可。

二、螢幕大小真的會影響觀影看片體驗,但這應該不是廠商關心的。

三、下載影片會附上日文配音是怎麼回事?

終於在十月以信用卡首次訂閱N牌影音平台認真觀看(真是新北海岸穴居人),對不才而言,330元的價格,不是付不付得起,而是有沒有時間看。

曾經因為話題夯劇《魷魚遊戲》向友人借帳號來看過一次,之前也有很多強片、夯影集,都沒有想訂,因為家裡有第四台,HBO已有《黑暗元素》和《鍍金年代》,追了就很飽足了,實在吃不下其他好片。

而且我會上戲院看首輪(近300元票價),今年的《捍衛戰士 2》是大螢幕的最值得,甚至連大衛·柯能堡的《未來犯罪》也在小廳看了。最近體悟花那麼多錢看漫威,真的不想再花錢了,膩了這類的首輪吧?所以《黑亞當》和《黑豹 2》就算了,今年首輪結束消費…

更何況我會東施效顰學大導演李安看二輪(不到200元看兩片以上,但環境差得自保得宜),《他媽的多重宇宙》和《該死的阿修羅》都可以看個兩遍,甚至《捍衛戰士 2》又再看一遍(這點美國放映模式就很特別,同時間臺灣都已淪為二輪了,美國本土繼續在首輪電影院賣票,阿湯哥繼續分紅?)

所以,就我的觀影習慣,真的沒時間再去看Netflix、甚至追劇。

十月沒正職閒閒沒事,就訂閱看看了(自己不敢想像有正職時偷看影片,若通勤在捷運上倒有可能,當然我這年齡的成功人士身為主管應該沒人管)。就先把之前的強片、奧斯卡得獎片挑出來看。短片、紀錄片先看完。

對《曼克》最五體伏地,創作者的唇槍舌劍比不上金錢權力和好萊塢內幕。《金髮夢露》有不少意外真相(八卦),這種類型基本上不太會有電影票房,布萊德.彼特當製片人很有膽識!真的比較適合串流,只是為何不做成迷你影集?明明三段情史可以拆開來各自發揮。

《婚姻故事》真是學習英文對話的範本,律師事務所諮詢、法庭交鋒、劇場後台、夫妻吵架…太多金玉良言和毒辣惡言。

新片《死亡天使》影帝和影后交鋒的火花相當精彩,只是因為不才有一丁點醫護背景,覺得有點偏女方形塑正義形象(前後差異極大),然後看來會搞個精神異常減刑把戲,也沒出招,而且控訴的系統性問題,也只在片尾無奈的文字吶喊。

《西線無戰事》這捷克政府贊助的德文片,完全沒有戰爭片的沉悶,或許是文學名著的底太豐厚,改編又得宜,觀影的體驗絕佳,個人還覺得配樂和攝影的功力要得加了很多分。

最驚喜的是看到非N牌出資,只是放在平台上,因為臉書上才接觸得到的金融名人劉奕成先生介紹的中國片《人生大事》,真如他所介紹,因為那位小女孩個人特質太討喜而讓人容易「入戲」,而對庶民的我,除了三不五時淚崩外,還得到滿滿的金句,或該說某些特殊人們的人生智慧。

娛樂爆米花片的《灰影人》和《紅色》感覺都是套公式,沒什麼太大驚喜,不過,說真的這種特效動作片沒在大螢幕看很是可惜。

倒是《善惡魔法學院》儘管受眾是青少年且有點說教,但整體還是娛樂性高的,可感覺到其創作誠意,更值得讚許的是,在J.K.羅琳之外,還是有魔法世界可以再發展的,魔法的多重宇宙值得被開發,只要不是億萬富翁羅琳的作品,就好。

動畫是終於看到多年前錯過的日片《夏日大作戰》,現在來看,臉書在燒錢的元宇宙,日本動畫早創作出來,而本片更珍貴的是長輩的期許和關鍵時刻動用的一生所積累人脈的影響力,是如此的驚為天人!

《電馭叛客:邊緣行者》很有趣,看兩集,會繼續追…對了,動畫怎麼沒有南韓的呢?應該也有很強的作品吧?

影集的部分則是對《睡魔》沒感覺…《獵魔士》沒太大驚喜…《太陽召喚》看了一集,下次會再續看…

科幻神劇《黑鏡》看了「男男電玩對打竟可以玩成男女情色VR」,和「網路霸凌和蜜蜂機器殺手」兩集,待消化。《碳變》看了三集,有被打到科幻神經。

《艾蜜莉在巴黎》一集卅分鐘這麼短也可以當成一集來賣,而且下載後有觀影時限,太強勢了,不過是真的可以輕鬆看,更是學英文的好教材(法文學不來),唯一看最多集的影集。

《后翼棄兵》看了兩集,著實精彩絕倫,得慢慢消化(沒西洋棋基礎知識不易完全享用),下次再續看。《艾蜜莉在巴黎》和《后翼棄兵》這兩部影集女主角的個人特質非常鮮明、強烈,很成功的角色設定!

非英文的《權力的堡壘:無上榮耀》看了一集,真的很切合時事,政治鬥爭確實是全球皆然,管你先進、開發中國家,不分種族、性別的,會續看。

《毒梟聖徒》看了三集,本來沒打算看,是因為小說家懷觀大推「不靠語言的劇本」,只是以小說家的高標來看「沒什麼哲思」金句的影集,不才看來還是有不錯的對話,特別是在家人之間。唯一不滿的是唐人街、華人的行頭和場景設定,和披著宗教羊皮的南韓毒狼的渡假莊園和俗豔華服相比,真的是誰混得好高下立見…好吧是我玻璃民族心。然後覺得張震被吃豆腐了…

完全沒辦法接受《人來蜂》的惡搞方式(雖然對豆豆先生沒惡感),快轉看了第一集,直接跳最後一集再快轉看了揭曉既便是保險詐欺,但實在不會提高我對善良人家設定的同情心。

Oops,下次再看華語劇…

聽過臺大經濟系教授馮勃翰的廣播受訪和其podcast,就會在看片時多想一下。不知N牌對臺灣市場的規畫是什麼?好奇為何下載的影片,大多有「日文配音」這除了讓檔案變大,對儲存量不足的人是負擔,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設定呢?一般大企業都是以大中華市場把臺灣納入其中,莫非N牌對臺灣和日本納入同消費區域?

個人是在14吋普通筆電上看片,曾在親戚家透過高檔大螢幕電視觀賞N牌某部娛樂電影,再回頭看筆電螢幕,感受真的差很大。但覺得還是筆電的主控性較遙控性強(可隨時回頭再看精彩片段,重看也可自主要開始的時點。更重要的是不會被推薦片單洗到眼花),沒在家裡透過一般液晶電視看,如此便限縮了自己的觀影視野。根本無法想像在手機上看片的體驗,但廠商不會因為消費者在不同的媒介、螢幕大小而予以差別收費。所以,先天的硬體條件真的決定了觀影的品質。

有親友一家兩大三小一個帳號370月租,我一個人沒分享出去一個月330。誰的單月貢獻度大?當然續訂的最大。N牌之後推廣告插播廉價方案,對我而言,是否是吸引力,我還是覺得沒時間看。不過,廣告打擾對我來說,不是問題,因為我自己這次看N牌影片,除非覺得不好看,大多是會隨手做個記錄、學個英文什麼的,而且很多情緒轉折需要喘口氣,我斷得很頻繁,被廣告打斷好像差別不大。

所以,一部片的時間,我可能會花兩倍的時間來看,而且是分個兩、三天才看完…因此,我達不到N牌官方規定一個月只能下載100部片子的限制。

下次何時再訂Netflix呢?不知(或許廣告新版會考慮一試,反正錢少少,沒看啥片也沒差),我想先試Disney+(D牌app在我新筆電Win 11裡有預載,不知和微軟有何合作?北部第四台有不少綁定方案,應該要謝謝台哥大),其實更想看Apple TV+和Amazon Prime Video,畢竟奧斯卡得獎片《CODA樂動心旋律》和大勝HBO系統《龍族前傳》的《魔戒:力量之戒》都是獨門限定的呀…

不過,若都不訂,Youtube上免費的資源已經看不完了…除了不斷出新的影片預告就目不暇給,訂閱的Tollywood、NBC NEWS、CBS Sunday Mornings(第四台沒有的新聞台)、CNET,美國網紅Marques Brownlee(MKBHD)、台灣的Joeman、啾啾鞋、阿滴等,更別說聽不完的歌曲(年輕時買過大量的CD唱片,現在真的不想再花錢訂音樂串流),而且喜歡的影片、音樂還可透過第三方下載。真的是時間不夠一一享用呀…也似乎只有挑自己喜歡、或隨機(緣)看看聽聽吧?

2022年3月4日 星期五

Batman2022, B minus

 #Batman2022 is not a trendy superhero movie, it's harsh, cruel and realistic for grown-ups, not for the family. Near 3 hours long, definitely not for the kids, and not bladder-friendly.

It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exit the theater with sunlight welcoming you, in order to get rid of all the non-stop rain (& the flood ) & gloomy mood that you were almost drowned in it.

Could it be a market concern that the 1st one who has been saved by the Batman is an Asian.

#RobertPattinson is no doubt a charmer, especially his chin and chest. His facial skin condition is devastating, thanks to the workout training, his topless performace is attractive. But why does he has to be half-naked while searching for the evidence from all the clues in the form of physical pictures and with white sprays on the ground? 

He perfoms better in Batman suit,  and when in Bruce Wayne, there's no traits of suave and posh that represent the wealth from his father's legacy. 

And for the Batman appearance, this is not a high-tech gadgets/weapons and extravagant supercars Batman franchise. It's nostalgic when the vigilante drives old-fashioned cars. Funny how no big car maker sponsors? Maybe the DA's RV is the only visibile brand. Speaking of tech, the funny stuff is that when the invincible escaped from the police tower and dive into the streets, his costume transformed into a flying squirrel, WTF is that? Why can't the cape turned into something useful as wings or what. And the flying squirrel suit can't even land him well, it has to be a small parachute that almost trapped him between the overpass and the vehicle, how embarrassing. And the chest suit gimmick is not even a boomerang, it's only a fancy logo knife. 

#ZoëKravitz is the show-stopper here, she's not only hot, you may say that she's the only fire that burns and glows in this humid film. She's also nimble, agile and really good at fighting scenes. She almost stole the glitter of the vengence guy. 

The romance setting is indeed the reflection of the modern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girls are way more proactive than boys. The Cat girl kisses the Bat boy a couple times, with or without his awareness. And the otherway around, none.

#AndySerkis has his own version of Alfred, if you've seen some roles he's been played in such as Hobbits nad Black Panther, the credits are really on him, apart from his supporting character.

New to me, maybe the new story. 

(1) Thomas Wayne was a authentic and dutiful doctor who once saved a villain's life under the professional oath and that put him into a dilemma.

(2) Riddler is not only good at making creepy puzzles, writing physical cards, organizing evil plots and a horrible agitator, he's also an excellent sniper. What a talented orphan went into a strayed way.

In terms of superhero universe build-up. Marvel takes a unified and abundant way, while #DC seems like not having a clue at all, maybe it's on WB.  Do DC&WB want to play a diversified strategy or what? If this one is meant to be a sequal to the #Joker2019, in the artistic way, not even closer. Well, in the ending scene that the nextdoor wicked inmate of Riddler is unrecognizable, and not possilbe to be the #JusticeLeague villain. So, I'm totally confused, and really hope that DC&WB in union will be a honorable competitor to Marvel Studios.

This film deals with some serious issues as Batman series always have. On top of the systematic corruption, this time it tries to deal with lies within lies, vengence backfire and orphan definition. Riddler and his followers are embarrassingly the reflection of Bruce Wayne's vengence, as on the premise of being an orphan,  wealthy or not seems like to be the root of being benign or malignant to the city. 

After all, Gothan City is the stage and playground of this superhero, and he's confined in this area for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