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擅長將複雜的事件化繁為簡,透過《Outliers異數》、《Blink決斷2秒間》等7本暢銷書傳達給閱聽大眾,他的寫作風格被描述為引人入勝、詼諧且富有洞察力。7本《紐約時報》暢銷書在北美銷量已達2,300萬冊。
葛拉威爾生於加拿大、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但他自稱受過最好的教育是在美國《華盛頓郵報》十年的工作:「我對新聞業一無所知,那時我真的很青澀,約莫23、24歲,鮑勃·伍德華(Bob Woodward,曾揭發水門案)就坐在我兩排隔間外,我很幸運師承這一代最傑出的記者群。」
1996年,葛拉威爾加入《紐約客》寫了篇名為〈Tipping Point〉的文章,探討為何90年代紐約的犯罪率驟降「那篇文章讓我得到書約,之後那本書就在2000年出版。」出版第一本書《Tipping Point引爆趨勢》時年35歲,回看年輕氣盛的自己,有點難為情。現在61歲出版第8本註定會暢銷的新書《Revenge of the Tipping Point》(引爆趨勢之復仇)。
新書其中一章探討在90年代發生在洛杉磯的瘋狂搶銀行事件:「60年代滾滾瘸子(Rollin' 60s Crips)」黑幫兩位主嫌自己不弄髒手,而是招募許多熱血青少年,給他們半自動武器,煽動他們進入瘋狂狀態再送進銀行作類似自殺式攻擊,成功得手贓款,瘋狂行徑在一年半搶了175間銀行,更造成洛杉磯搶銀行的模仿犯增加,而葛拉威爾發現同時間洛杉磯的劫車事件增多,也和該黑幫的犯行有關。
葛拉威爾還在新書裡質問為什麼哈佛大學要成立「女子橄欖球隊」?他著手研究後發現原因非常複雜,並認為校方此舉頗邪惡,是一種「社會工程」(Social Engineering)的邪惡嘗試,透過管理新生入學的種族比例而試圖保持「哈佛風」(Harvardness)傳統,對從事帆船或划艇等活動的申請人給予極高的入學優先權。他覺得揭開哈佛如何做到這些很有趣,就這樣抽絲剝繭寫出滿滿一整個章節。
葛拉威爾精於說故事之藝,透過軼事和鮮為人知的科學研究,將看似無關的想法和故事編織在一起。美脫口秀主持人稱他的書都很有話題性(比方運氣攸關成功,一萬小時法則),甚至有「葛拉威爾雞尾酒派對效應」的恭維。雖然自謙口才不甚辨給,但買單的大有人在,粉絲已下載超過25億次他的Podcast《修正主義歷史》(Revisionist History),他還創立名為普希金工業(Pushkin Industries)的公司,專門製作這個節目。不只受普羅大眾歡迎,商界也認同,企業演講費用更高達35萬美元,成了他搖錢樹副業。
✲✲✲✲✲✲✲✲✲✲✲✲✲✲
葛拉威爾是超級逆向思考者,獨特語錄:
✦關於大學,他說:「永遠不該去你能錄取的最好的學校,絕不要去。」
✦關於在家工作,他認為:「穿著睡衣坐在臥室裡工作,這是你想要的工作生活嗎?」
✦關於橄欖球,他表示:「我認為這項運動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
✦為何總那麼挑釁?「身為記者,我喜歡挑戰現狀,這是我們的職責。」
✦年輕時曾說:「我寧可有趣,而不是百分之百正確。」
現在他說:「那句話過於挑釁了。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不完全正確,我不會崩潰,我接受這是工作的一部分。」
葛拉威爾能將自己的錯誤轉化為新的文章或podcast的內容。在《引爆趨勢》中,他解釋紐約的犯罪率下降是因為「破窗效應」的警察策略。他在podcast中說:「小犯罪往往是大犯罪的引爆趨勢。」但這個觀念導致紐約警方採取「隨機搜查」政策。「警方每年對年輕黑人和拉丁裔男性進行70萬次搜查,這問題很大。我錯了,我必須負部分的責任,我很抱歉。」
新書的出版,也正逢葛拉威爾自己人生的tipping point。五年間他訂了婚、當新手家長(有兩個女兒,最大的3歲),並從曼哈頓搬到寧靜的紐約哈德遜。記者問這些轉變是難以應付,還是完全按計劃進行?「當然很難應付,沒人會說很簡單。我比較晚才當父親,但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我成了我曾經瞧不起的那種人,但這卻讓我無比快樂。」
他也不喜歡常春藤聯盟的學校,批評它們只顧自己的名聲,而忽略對學生的重視。
「如果你想要主修科學或數學,千萬別去哈佛。」
當父親之後對過去寫的論述有不同看法嗎?比如對常春藤學校?
「嗯,當父親讓我做好當一個偽君子的準備。當你沒有孩子,寫關於孩子的事是一回事,但我們現在正在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項目…」
儘管已經功成名就,葛拉威爾堅稱他的工作方式並沒有改變。
「成就沒有改變我做事的方式,我仍然親自參與研究,還是會去做採訪報導,這個工作還是讓我保持熱情。我唯一的遺憾是,我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做更多的事情…」
✲✲✲✲✲✲✲✲✲✲✲✲✲✲
許多評論家指出葛拉威爾將社會科學家的研究歸結為易於理解的經驗法則,而這些經驗法則通常與傳統智慧背道而馳。批評者也一再指出,葛拉威爾對研究主題及其意義精挑細選、過度簡化和扭曲。他則回應只是在做自己的工作:「記者和寫作者的職責就是以外行人可以理解的形式提供資訊。」
✦第一本書《引爆趨勢》的主要論點是,文化變革並不是以穩定的漸進發生,而是達到臨界點,打開了閘門或使趨勢或產品「病毒式傳播」。他將科學、商業、流行文化與反直覺的理論混合在一起,這個公式被《Freakonomics蘋果橘子經濟學》等書和許多其他模仿者重複使用,葛拉威爾本人在另外六本暢銷書也或多或少重複使用此公式。
葛拉威爾寫《Revenge of the Tipping Point》最初的意圖只是更新第一本書,但在過程中他意識到,他想寫一部全新的作品,成果卻是奇特且偶爾讓人感到挫折,他將原著(有時具爭議)結論視為理所當然,然後對邁阿密貪污問題、精英學校的自殺潮、以及同性婚姻等看似無關的議題進行發散性檢視。
曾經新穎且令人振奮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一種結構性的陳詞濫調、講故事的技巧,不僅僅推遲智識上的滿足,更為了暗示某種隱藏的線索,最終將凝聚成啟示性的統一主題。然而,這一刻從未真正到來。過程中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和發人深省的想法,但葛拉威爾用的是風格不定的散文體,從《紐約客》式的中高端文風演變(或退化)成一種更具鄉土氣息、類似podcast的風格。書中句子充滿了像「哦我的天」、「你在開玩笑嗎?」、「你猜對了」這樣的短語,彷彿他的讀者在尋求某種親密關係,換句話說,彷彿都是他的鐵粉。
✦新書開頭提到一場政治聽證會,參與者的身份被隱藏,但顯然是在討論普渡製藥公司,這家引發美國鴉片類藥物危機的公司。果不其然,葛拉威爾在最後一章揭示了我們早已知道的事情,重述了這個早已被充分報導的故事。而在中間的300多頁中,他試圖表達的觀點:無論是鴉片、COVID-19、白人逃離城市或任何其他類型的流行病,都有其原因和規則,因此可以採取適當的措施。只不過,他採取非常迂迴的方式來闡述這個觀點;如此迂迴,以至於讀者經常迷失方向。葛拉威爾似乎意識到這種風險,因為他經常不得不作小結「我們迄今為止學到了什麼」,然後用類似「那麼,回到1950年代末的洛杉磯生還者俱樂部……」這樣的句子來開啟新的段落。
✦新書還提到「神奇1/3」(Magic Third),即改變一個群體所需的人數比例,並稱為「普遍法則(或至少非常接近普遍的東西。)」。他舉的一個例子是,在一個九人的董事會中,兩名女性不足以在以男性為主的團體中有效賦能。然而,研究顯示,當加入第三名女性—使女性達到(神奇的)1/3比例—女性在董事會即顯著提升賦能。那麼這對少數意味著什麼呢?是否每個少數群體都得在董事會中達到1/3的比例,才能達到最佳表現?無論如何,葛拉威爾也承認還有「神奇1/4」(Magic Quarter),其中25%是其他群體動態的臨界點。
✦葛拉威爾還大篇幅討論超級傳播者(Super-spreaders,無論是在病理學還是文化流行病學中)。在一個36名COVID-19患者的英國研究中,發現86%的病毒來自其中的兩個人。葛拉威爾稱之為「極少數法則」(Law of the Very, Very, Very Few,這是他在第一本書中提到的「少數法則」的戲謔引用)。然而,他的這條法則是否與「神奇1/3」甚至「神奇1/4」相容?而不同的流行病是否因為不同的因素而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有限的證據顯示,呼吸道病毒的超級傳播者往往是年長且肥胖的人,葛拉威爾問道,如果這是真的,我們會採取什麼行動?但儘管新書副標題有著「社會工程」,他謹慎總結道:「我們將不得不決定為了拯救生命,願意做到什麼地步。」新書結尾,葛拉威爾重申流行病有其可理解的規則,我們擁有應對它們的工具。至於這些工具可能會被如何使用所引發的道德問題,則顯然未討論。
✲✲✲✲✲✲✲✲✲✲✲✲✲✲
📖 參考資料🎬
Revenge of the Tipping Point: Overstories, Superspreaders, and the Rise of Social Engineering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068002682622843005
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 Oct 1, 2024
"No One Loves The Minivan More Than Me" - Young Father Malcolm Gladwel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ygv1VbkM8
CBS Sunday Morning Sep 29, 2024
Malcolm Gladwell on "Revenge of the Tipping Poi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xak4RGqic
Slate Oct 04, 2024
Malcolm Gladwell’s Revenge of the Tipping Point, reviewed.
https://slate.com/culture/2024/10/malcolm-gladwell-book-revenge-tipping-point-review.html
The Guardian Oct 6, 2024
Revenge of the Tipping Point by Malcolm Gladwell review – same theory, but a bit dreary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