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新創風氣落後美國的歐洲·英國《金融時報》製作專題短片分析有獨角獸孵化器之稱的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紅杉代表風險投資和矽谷的精髓。紅杉投資的公司佔納斯達克的25%(包括蘋果、Google和Airbnb),此外當紅的OpenAI亦為其標的。
公司簡介:
Don Valentine在1970年代初創立紅杉資本。領導權在1996年轉移給Michael Moritz和Doug Leone。Rolof Botha於2017年成為美國和歐洲業務的管理合夥人,2022年成為全球領導人。
◉商業化:公司遵循創辦人Don Valentine的商業化模式,專注於投資早期階段的公司,重點是商業化現有技術,而不盲目追求最尖端的技術。
◉親力親為:紅杉開創親力親為的風險投資模式,積極指導和塑造其投資組合中的公司。
◉品牌力量:紅杉作為頂級風險投資公司的聲譽為其支持的初創公司增加信譽,使這些公司更容易:1.吸引更多投資者。2.招募頂尖人才。3.獲得市場關注。
4.人脈效應:成為紅杉資本投資組合的一部分,使初創公司能夠接觸到更多成功新創、行業專家和潛在合作人脈網絡。
長期願景:紅杉資本的方式是識別並培育潛在的獨角獸。並非所有投資都會成功,但成功的能帶來巨大的回報。
▰▰▰▰▰▰▰▰▰▰▰▰▰
挑戰與最近的挫折
FTX 投資:紅杉在2022年投資2.25億美元,慘賠。
推特/X 投資:紅杉投資8億美元於Elon Musk收購推特的交易,結果未定。
中國和印度分拆:紅杉將其美國和歐洲業務與中國和印度的業務分開。
◉紅杉資本佈局中國曾是其全球戰略的亮點,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導致重大變化:
紅杉是最早進入中國並且最成功的矽谷風險投資公司之一,過去二十年,紅杉在矽谷風險投資公司中擁有最大的中國業務且最成功。當初在中國設立大型基金,並僱用其最優秀的創業投資者之一沈南鵬來領導其中國業務。
然而,由於美中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紅杉決定將中國業務與母公司分開。中國業務管理超過500億美元的資金,成為名為紅杉資本中國(紅杉中國)的獨立實體。此分拆使紅杉全球擴展縮手轉向以美國和歐洲為主。
儘管分拆,紅杉美國仍持有部分中國公司的股份,包括字節跳動(TikTok 的母公司)的股份,這是機會也是挑戰,因為TikTok在美國的前途未卜。
◉Klarna董事會鬥爭:現任與前任紅杉合夥人間的衝突
先買後付公司Klarna是紅杉在歐洲最大的投資之一,曾是歐洲估值最高的新創公司。衝突點在紅杉現任合夥人Matthew Miller試圖拔掉紅杉前管理合夥人Michael Moritz在Klarna獨立主席的位置。此舉爭議之處在於Moritz乃資深矽谷投資者,且他在紅杉的投資公司中保持董事席位,並與創辨人關係良好。此事件公開後,對紅杉造成公關危機,並引發對公司內部動態和決策過程的質疑;也突顯紅杉在領導層過渡期間,「舊勢力」和「新勢力」之間的緊張關係。雖然紅杉聲稱問題已解決,但事件的公開讓部份投資者感到不安,並在領導層過渡期間平添不確定性。
▰▰▰▰▰▰▰▰▰▰▰▰▰
競爭激烈:
在過去的10-15年中,美國的風險投資公司數量增加4倍,且從矽谷擴展到其他科技中心,如奧斯汀和紐約。
公共投資者如Tiger Global和軟銀創建風險投資基金,且企業風險投資基金變得更加活躍。
在晚期投資中,主權財富基金和共同基金競爭激烈,而在早期投資中,微風險投資基金和天使投資者則非常活躍。
FOMO心態驅動某些投資決策。更多投資者追逐交易導致估值上升、可能過高。傳統風險投資公司如紅杉面臨競爭壓力,新進入者提供更高的估值,而必須在可能錯過好的投資和估值泡沫踩雷之間做出選擇。
市場變化:
自2021年以來由於利率上升,投資者變得更謹慎。利率環境的變化使風險投資環境更具挑戰性。IPO和併購市場縮窄,投資退場變困難。風險投資公司需要更加靈活地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紅杉的當前位置與未來展望:
儘管遭逢逆風,紅杉在2023年返還投資者100億美元。紅杉當前的投資中有60%重押AI領域。
公司保持頂級風險投資基金的聲譽,但面臨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和新領導層的挑戰。風險投資行業正承壓並得調整其模式。未來幾年內,新玩家有可能顛覆市場。
🎥source🎬
Financial Times | FT Film Oct 10, 2024
Sequoia Capital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VC indust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LEO0Ndrg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