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過有人雙眼盯著手機,雙腳定在走道中央、手扶梯頂(底)端或門前?讓人翻白眼,《空中英語教室》Anne Marie老師說那是她的pet peeve。她還分享在臺北某店家櫃台看到告示寫著:「詢問、結帳時,請把耳機取下。」手機是注意力黑洞,不知不覺沒在留意身邊的人,加上戴耳機,恰似面前無人。現代人離不開手機,但在面前互動的真人值得更高的優先權。用手機通話,除了在公共場所降低音量外,也得留意切莫開啟擴音模式,因為對方或許不想讓自己說話如同廣播,這些都是生活禮儀。
生活中的禮儀還比方開門後,等後面的人抓住它,而不是讓它砰!關上。先到達門的人能夠為後來的人開門,為人開門是善意的舉動。不過因為性平意識,不少女性覺得自己可以開門,用不著男生幫她開。
英國《經濟學人》引用調查指出,美國人約有85%認為社會文明的程度不如10年前;高達90%的父母認為6至18歲的孩子不尊重他人。多數人歸咎於社群媒體和同儕風氣。創立於1769 年《德倍禮貴族指南》(Debrett's)中〈現代禮儀 A~Z〉章節的最新版,納入 「男性開腿」(manspreading,又稱「大爺式佔座」)和「戀愛中人間蒸發」(ghosting)等要不得的行為。
新冠疫情造成面對面互動的降低,使得社交禮儀變成和正式服裝一樣「使用度低」,因此KPMG特別為疫情期間畢業的新人推出軟技能的培訓。AI風潮正在浪頭上,麥肯錫顧問公司認為,在生成式AI能完成大多繁重分析工作的時代,軟實力只會變得更加重要,良好有禮的舉止會變得更受主管讚賞。因此各大魅力學校(Finishing school)看準商機推出「國際禮儀」和「歐洲餐飲藝術」等課程。創立於1954年的瑞士Villa Pierrefeu學院將「現代禮儀慣例」與「悠久傳統」融為一體,教導願砸錢投資自己的新鮮人名門流派的社交禮儀。
꘏ ꘏ ꘏ ꘏ ꘏ ꘏ ꘏ ꘏ ꘏ ꘏ ꘏ ꘏
哈佛商學院畢業的香港禮儀名師何佩蓉(Sara Jane Ho),曾創立中國第一所女子精修禮儀學校「瑞雅禮儀」。她主導過Netflix實境節目《國際禮儀指南》(Mind Your Manners),也出同名書英文版,現於美國宣傳著作、推廣禮儀。她在受訪時對遇到ghosting的建議:若倆人關係其實不明確,就放手吧!家長頭痛的教養問題,她說身教是重要的(家長維持有禮的舉止,不容易,但最有效),儘量解釋讓孩子瞭解為何要守規矩。
正統英式禮儀教練威廉·漢森(William Hanson)在IG和TikTok有約500萬粉絲,他創辦一間名為英式禮儀(The English Manner)的禮節學院。《WIRED》知名的Tech Support短片有請威廉·漢森回答網友什麼算正確舉止和禮貌行為的問題,相當值得一看(GQ Taiwan應會推出YT中文版),特別是他說明正統英式刀叉的用法和其他西方國家的細微差異。下列兩個有趣問答:
問:什麼是最糟糕的禮儀罪過?
答:如果你在這個地球上生活,卻不說「請、謝謝和對不起」,那麼你該被關進禮儀101禁閉室,然後把鑰匙丟掉。這些是作為一個人的絕對基本要素。
問:為什麼我們該在乎禮儀?誰在乎哪把叉子該放在哪裡?有什麼重要的?
答:禮儀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如果你是地球的使用者,那麼你需要禮儀和禮貌,沒人能豁免。
刀叉使用解說片段:
1:50 How do you eat your peas?
3:12 Coded silverware
4:51 Burgers
5:14 Difference between US/Britain
6:04 Proper spaghet
꘏ ꘏ ꘏ ꘏ ꘏ ꘏ ꘏ ꘏ ꘏ ꘏ ꘏ ꘏
看來,富而有禮是門好生意、有商機,不過講究禮儀不是最近的事,一個世紀前,艾米莉·波斯特(Emily Post)把禮儀變流行。她的暢銷書《禮儀》(Etiquette,1922出版)將「良好行為的基本原則」描述為時尚而非老舊;她提供實用的建議(「當有疑問時,穿著樸素的衣服」)以及戲劇性的警告(「沒有監護人保護」的年輕女士就像「一個手無寸鐵的旅行者獨自走在狼群中」),讀者趨之若鶩。 1950年《選美》雜誌將她評為美國第二有權勢的女性。
艾米莉·波斯特經典著作《禮儀》的要點:
❈社交禮儀:講解舉辦及參加社交聚會的規則。指導活動中的合適著裝、交談及行為,例如晚宴、派對和婚禮等。「禮儀是一種對他人感受的敏感認知。如果你有這種認知,不論你使用哪把叉子,你都擁有良好的禮儀。」
❈商業禮儀:職場中的專業行為建議。商務通信、會議及人脈建立的指導方針。
❈政治禮儀:政治和公共生活中的行為期望。與公職人員和貴賓打交道的規範。
❈家庭與家居:維持和諧家庭關係的原則。管理家務及培養孩子良好禮儀的提示。
❈一般禮儀:普遍的禮貌、尊重和為他人著想的原則。日常互動與溝通的實用建議。「你為他人所做的好事,就是為自己做好事。」
📖 參考資料🎬
《空中英語教室》 8月28,29日
MIND YOUR MANNERS!
Remembering to think of others helps everyone
by Ruth Devlin
https://www.studioclassroom.com/
The Economist 2024年7月2日
Finishing schools for the age of TikTok
https://www.economist.com/culture/2024/07/02/finishing-schools-for-the-age-of-tiktok
瑞士Villa Pierrefeu學院
《德倍禮貴族指南》
提供服務
Peerage & Baronetage資料庫包含3,000 多名世襲貴族、終身貴族和男爵的傳記資訊和徽章。貴族指南解釋英國頭銜的歷史和制度。
《德倍禮貴族指南》是一本無與倫比的禮節和現代禮儀指南,提供有關稱呼皇室、有頭銜的人和專業人士的信息,以及有關通信、成年禮、商務禮儀和國際禮儀的建議。
何佩蓉美國電視台受訪
KCAL News Apr 19, 2024
Manners expert Sara Jane Ho shares how to handle some everyday situations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