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揭發臉書等巨頭,如何蓄意操控人的意向和全球政治風向

 


【揭發臉書等巨頭,如何蓄意操控人的意向和全球政治風向】

紐時專欄記者 Max Fisher 耗時近五年,採訪多位矽谷業內專家、吹哨者,彙整許多紥實的科學實驗報告,推出個人處男作《The Chaos Machine: The Inside Story of How Social Media Rewired Our Minds and Our World》

美新聞台主持人先爆本書的大內幕:「打造社交平台的科技巨頭,不讓親骨肉使用自家產品。」[1],[2] 

Fisher知道問題一直都在,只是苦無證據,現在他握有鐵證直指社交平台:

(一)改變大腦裡的神經傳遞質(Brain Chemistry):社交平台的演算法是蓄意設計成讓使用者在看所接收到的內容易上癮。

(二)改變心情妝容(Emotional Makeup):不論是不是待在平台上,就算是在離線的真實人生,心情都被牽著走。

(三)改變自我認知的身份認同感:對於非我族類的排他性強,易產生敵意。

(四)改變是非判斷力和道德觀:社交平台扭曲了人在道德上的判斷,恐讓人是非不分。

【打造四海一家平台的初衷,何以質變成分裂加速器?】

目前各大社交平台對人們和全球政治風向的負面影響,儘管並非科技巨頭當初打造中立性平台的本意,可是他們之所以繼續誤導人們認知和判斷的操控模式,是因為廣告收益利字當頭。

當使用者(天真地)以為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都是朋友圈或有訂閱、感興趣的內容,事實上,各大社交平台背後強大的 A.I. 透過演算法設計出、作者稱之為殘酷的「介入極大化功能」(Engagement Maximizing Feature),透過使用者過往的歷程記錄,預判使用者的好惡,而呈現有利於操控情緒的內容,提高使用者的上網時間和平台黏著度,如此即可放大廣告效益帶來龐大收益。

訪談提到書中引用的兩項實驗:

一、請原先三不五時就上臉書的受測者,移除app四個禮拜後,他們表示自己變得比較快樂、生活滿意度提高(達到有如接受心理治療的1/3成效,而且不花錢),更重要的是變得沒那麼偏激,看待新聞事件和非同溫層的人,有更開放的態度。

二、既便受測者在一開始就表示不願意收到會引起「怒意」(outrage)的訊息,實驗者在餵幾次易挑起怒意的假訊息後,那些人接受度變高,內化了易怒感。社交平台蓄意設計演算法,可以自動偵測出易怒訊息,系統再把易怒訊息推送到一大堆帳號面前,因為社交平台知道怒意情緒(sentiment)的傳染性超強。

主持人和作者似乎都希望美國政府能介入社交平台的管制[3],一如管制具成癮性的菸酒[4]。改變的契機,從上而下和從下到上都有,詳見作者新書。

妙的是作者分別被兩位主持人犀利質問:在近五年的研究後發現社交平台所帶來的類毒癮(drug-like effect),自己沒戒掉嗎?

他一次是迴避了直球,先承認各大社交平台的宰制性太強,現在人們接收資訊、與人互動都離不開它們。最後是強調青少年受到的負面影響比成人要嚴重。

另一次則是坦白還是有在用twitter,只是較以往只剩5%的時間耗在上面,而他主要是想傳達:人們要「轉念」(mental shift),就是要有警覺性,在使用社交平台時,要認知它們就是會勾人上癮,要設時限、次數,要有意識地自主抽離[5]。

P.S. 響應Alphabet讓人免費使用其平台,本文無償開放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CDJEvd9og0

MSNBC的Stephanie Ruhle開頭先以當紅Timothée Chalamet(甜茶)的浪漫恐怖新片記者會發言為引子;他大概是說能在戲中演困在內心衝突的角色,比困在社交平台裡好。

Ruhle則是很氣的說:“The government hasn’t regulated anything, and these companies are making ZILLIONS of DOLLAR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OquG6OxbY&t=221s

abc NEWS的Linsey Davis擔憂現狀已是“Genie out of the bottle?”

作者認為只要社交平台關掉「參與度極大化功能」(Engagement Maximizing Feature),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可惜科技巨頭們不可能放棄利用它帶來的龐大利益。

主持人最後問作者會讓自己的孩子使用社交平台app嗎?她問錯問題了。現在,已經輪不到家長、師長、老人們對年輕人頤指氣使了。網路世代、滑世代的年輕人是社交平台的主力,是福是禍,只能待時間證明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ftaJ_hO2dU

開頭採用Netflix在2020推出記錄片The Social Dilemma的訪談。

MSNBC女主持人氣憤地說:“The people who create social media do not allow THEIR CHILDREN on social media !”

不才之註:

[1] 社群媒體?社交平台?訪談中,大多用platform這個字,或在social media後接上platform。

[2] 完全符合臺灣閩南語俗諺:「別人的囝死袂了 」。卅餘年前唸北縣私中化學女老師說:「我家沒有電視」。以前電視主播還屈指可數時,有位女主播說:「我不讓小孩看電視」,她們都真知灼見。從電視兒童到手機/平板褓姆,普羅大眾的部分家庭教育進化可見一斑。

[3] 臺灣有數位中介服務法爭議事件,還新設了數位發展部(Ministry of Digital Affairs),有趣的對照。

[4] 訪談中以菸品為主要類比,但也提到咖啡因、酒和(娛樂用)毒品,因為都會對大腦產生影響,成癮即難戒。本身不太能喝咖啡,偶像詹宏志先生酗咖啡仍統理大事業。臺灣長期宣導吸煙大害,二手煙人人可拒,可是連高齡的張忠謀董事長也不願戒,因為他抽了心情快活。癮頭的正負面影響似乎因人而異。

[5] 黃哲斌先生在《天下雜誌》的專欄長期分析網路媒體,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