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好個《拼經濟》but "What Went Wrong ?"


讀英文翻譯書習慣找作者的演說先聽聽其重點金句,可惜《拚經濟:一本國民指南》 作者的口說Arirang頻道的來賓好懂,幸好有聲書早公開[audiobook]  Economics: The User's Guide

開始讀時,「投機」這詞特別跳出來!除了牛頓(似乎是中文版刻意揭露,第32頁)和凱因斯透過此法成功致富,定義也很學院「金融市場不只為經濟活動提供資金,也供眾人拿五花八門的未來觀點互相買賣,也就是投機。」(第116頁)。可就庶民來說,能投機的項目或許只是賭博的各種變形比方運彩股票、期貨等,泰半十賭九輸,成功致富者恐鳳毛麟角。

爬梳各代各派經濟學說的此書羅列多位經濟學史上的名人,不用力讀僅增廣見聞儘管只是門外窺視,總比一一去深入探究輕鬆,此書喻像喝雞尾酒,不過原文以各學派頭個英文字母來當作調酒的成份、比落落長的中文有趣得多;還有不算少的數字(數據),若因難消化略過隨即被棒喝:「本書讀者還是應該對某些數據有概念,至少要用時該知道怎麼查。更重要的是,不知道某些數據,就無法掌握當今世界財經實況。」(第159頁)即便握有數據,掌握程度會因社經地位這關鍵而異吧?

此書是南韓經濟學家將艱澀的眾家學理彙整轉化成白話文,含金量高,隨手拾來即見某領域翹楚的精華:
司馬賀(Herbert Alexander Simon)主張,正因為人類理性有限,才會發展出心智「捷徑」,把心智能力做最有效運用。這就是捷想法(heuristics)(直覺思考)…背後是類型辨別力…揚棄一大堆天南地北的思考路徑,只專注於小範圍,可管理成功可能性最大的幾種選項。司馬賀常拿西洋棋來比擬這種心智手法:棋王的秘訣就在於有辦法快速排除勝算較小的棋步搜索,集中推演勝算最大的幾種棋步。
只思考一小部份的可能選項,做出來的可能不是最佳選擇,卻讓人類可以運用有限理性,去處理世界的複雜與不確定。因此司馬賀主張,人類做選擇時,要的只是「足夠滿足」(satisfice)。(第123頁)
因為是南韓學者多處以該國為例,也有提到台灣比方第142頁:「台灣的公營事業可能超過15%」。中文版「編按」也很用心,比方第248和249頁提到貧窮線和貧窮率都有註記台灣 / 台北實況。

中文版主打經濟也應和政治一樣成為可供思辨的論述,指的應是高階、高層次的國策方針吧?而能多些經濟概念或許至少庶(國)民能減少被經濟犯罪、金融詐欺所害的機率吧?不過正如第十一章標題經濟不可能離開政治,只希望經濟不會像台灣政論談話節目八卦成娛樂節目般,被耳濡目染的普羅人人各有想法、論點,但掌權者們仍失民心。台灣的政治有各種意識形態,經濟也會在內裡分裂或表面上長出水火不容的意識形態嗎?撇開高談闊論對市井小民而言,「拼經濟」的執行除了努力工作外,Shopping也是一途,實因 "One person's expenditure is another person's income." 比方若把買書的錢拿去其他誘惑更強大的體驗式消費如看電影,那麼前者就沒被拼經濟了而每個人的「足夠滿足」各有不同的點,在這娛樂當道的世況能打到愉悅點似乎是後者之流勝算更大第八章讀來較有感畢竟離生活最近,也或許會有預言的效果,特別因為章首引用的1964年美國電影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的今年底上映了續集

此書讀來是有被作者的幽默感動到,能順順讀完是有收穫的,只是生硬的東西絕非常識,而生活裡的常識也不是樣樣知行合一,所以花錢買書是必要的,留著日後有遇到的機會來翻查

but ... 

有別於戰績輝煌的此一人出版社曾發行過叫好叫座的多本暢銷 /長銷書,此書的狀況似乎…是因為發行人忙於個人著作 / 品牌經營而顧此失彼?還是…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
本書的封面設計和大專中文教科書擺在一起完全沒違和感。或許是如書名副標的「國民」為設定吧?(原文內文是有提到 citizens,但此設定受眾似乎未被打動)封面走教科書路線,故此書擺在當今台灣書市平面、裝幀設計爭奇鬥艷的書店裡,很難抓到眼球。要此書當教科書也行,比方第128和129跨頁的各派學說對照簡表就很適合出考題。而且台灣國民教育還要在表面上延長,讓學子及早擁有經濟學常識,將會是福國利民的美事。
只不過,作者在序中自介的獨特 "How to think" 而非 "What to think",同期也有大出版社出相同主打的書。如此單槍匹馬和大部隊對戰,實在不利前者。Or maybe, over the years, unique vision no more ? Since publishing industry is packed with brilliant talents and has no shortage of innovative ideas to be squeezed out.

Translation Accuracy in Doubt ?
第118頁對照 [audiobook]的 3:43:12 "One sentence summery : Individuals are products of the society, even though they MAY change its rules. "中譯「個人是社會的產物,儘管個人『無法』改變社會規則。」,而看內文「制度不光是影響人,還會改變人,只不過,人『也可以』改變制度」前後矛盾…開始邊讀邊聽有聲書發現的,後面懶了只隨意快覽,很流暢的譯文應該沒差池,會在理解上的卡關大抵是自己知識不足。

No offense, this is merely a social-economic inferior's humble review, needless to be taken seriously.

Looking forward to the publisher's next title.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OpenAI前員工X爆料&楊立昆臉書〈諷刺文〉

【OpenAI ex-employee & Yann LeCun's sarcasm】 🚀 📣 OpenAI前員工Jacob Hilton在X上的爆料全文 📣 🚀 一年多前,當我離開 OpenAI 時,我簽署了一份 「不貶低協議」(non-disparagement agreement) ,並且未披露協議本身,沒有其他原因,只是為了避免失去我的 「既得股權」(vested equity) 。  該協議明確表示,作為簽署的回報,我被允許保留我的既得股權,並且沒有提供任何其他東西。 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簽署它,如果他們認為這不會對他們的權益產生影響。 我以良好的條件離開了OpenAI,所以我認為幾乎所有離職員工都遵守了這份協議。 在簽署協議之前,我無意批評OpenAI,但對於放棄這樣做的權利感到失望。 昨天,OpenAI 聯繫我,要求我解除該協議,隨後KelseyTuoc在Vox上刊登調查報告: 由於 AI 的變革潛力,開發先進 AI 的主要實驗室必須為那些希望為公共利益發聲的人提供保護。 其中首先是對不報復的具有約束力的承諾。 即使是現在,OpenAI仍可 阻止員工出售其股權,使其在未知的時間內變得毫無價值。 OpenAI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從歷史上看,前員工無論在哪裡工作,都有資格以相同的價格出售;我們預計這一點不會改變。」 我相信OpenAI的這項聲明是出於誠實的意圖。 但考量到 OpenAI先前曾拿能否取得 (既得股權變現) 流動性作為一種恐嚇策略,許多前員工仍不敢發聲。 我邀請OpenAI直接與前員工聯繫,以澄清他們將始終以合法可執行的方式獲得平等的流動性的機會。 在他們這樣做之前,大眾不應指望前僱員會坦誠相待。 本人致OpenAI 的許多善良和才華橫溢的前同事們:我希望您們能夠理解為什麼我覺得有必要公開談論這個議題。 該合約與我們對安全和有益的AI的共同承諾不一致,您值得更好的工作合約條件。 原文連結: https://twitter.com/JacobHHilton/status/1794090550863200728 😏 楊立昆在臉書上的〈諷刺文〉 😏 來ClosedAI工作吧!隨著 AGI 即將到來,您 將擁有 目前 估 值 42 X 百萬的6次方美元(sextillionnollars) 公司 的 股票 。 如果您辭退,...

京晨科技 NUUO

2015年01月30日 京晨科公告營運長異動 :營運長施錦昌退休 鼎新電腦 官網資料:特助施錦昌提到:「以前未使用ERP系統時,需不斷手動調整資訊,不但人工成本高,錯誤率也高,讓人很難信任報表資料。所以之前在進行一些重大決策時,常常會有擔憂決策錯誤的壓力。但自導入ERP再加EasyFlow之後,此類問題改良許多。」 以下摘編自:《遠見雜誌》2013年2月號/臺大創聯會 (NTUEA)2013年12月25日臉書/《工商時報》2015年01月05日 【京晨科技NUUO Leaders】 董事長 楊文彬 :台大大氣系,高職念五年、大學念七年畢業,暱稱Killer(殺手) 總經理 黃建峯 (暱稱卡通)、研發副總 黃建山 (暱稱卡弟,意指卡通的弟弟),台大資工系友兄弟檔兩人求學時序:附中、台大、研究所。 曾創業失敗 念大三時,BBCall和黑金剛手機剛竄紅,楊文彬早上在大氣系打工當助理,閒暇時就跑去賣手機,很快就開通訊行,第一個月大賺40萬,短短半年開了五家店,人家喚他「少年楊董」,叱吒一時。但 成功來的太快 ,讓他 志得意滿,到處遊山玩水 ,直到警覺不對,財務已出現漏洞, 被倒帳幾百萬 。「我那時真的非常落魄,出現人生中第一根白髮,還得兼好幾份工、送報還債,但失敗經驗讓我學到 管理 及 財務 的重要,」楊文彬說。 安控門外漢 找到市場利基 2001年楊文彬拿出30萬與好朋友們創業,就是希望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燃燒熱情 ,其間創立電腦設計、安控軟體、影像處理、遊戲、網通技術等五家公司。其中最成功的京晨科技 (NUUO Inc.),利用B2B行銷全球安全監控的高端市場。從創業的第一天起,京晨就非常務實。切入少有頂尖人才想做、卻又年年成長的監控安防產業,加上不閉門造車、積極聆聽市場聲音,這些都是成功的主要原因。     楊文彬是 業務 出身,創業時的第一個想法是要先從產業著手,只要找到對的產業,你才有在裡面的生存空間,就好比釣魚一樣,要釣到魚,前提是那個池塘裡,要有夠多的魚。等到決定市場了,接下來的問題,才是要推出什麼產品,用什麼方式、什麼技術,去做產品,甚至開拓市場。就在這個思考邏輯下,當時的三人小組,在密集開會後,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京晨科需要的是 高成長、高毛利 ,但不要太大的產業。要高毛利、高成長,是考量到當時的京...

楊立昆以自身經歷談H1-B

美大選期間在X上和馬斯克大唱反調後,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 )氣得公告「我不再在X上寫貼文。只轉發其他平台的連結、留言朋友的推文」,所以他在自家公司平台上只對馬斯克在X上的截圖,留言區討論串就文明多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Xy7kURLq/ 以下是楊立昆在臉書上的貼文和精選交流: 看到圍繞 H1-B 簽證議題的 MAGA 陣營陷入混亂很有趣。   在美國,持有 STEM 博士學位的人中,超過 50% 並非生於美國。   美國大學 STEM 領域的教授中,比例更高的大多數也並非生於美國。   在美國頂尖大學工程領域(包括電腦科學)的博士生中,絕大多數是非美國出生的學生。   美國科技公司中,大量的創辦人、CEO、高階管理層也並非生於美國。其中包括:   - Satya Nadella(微軟)  - Sergey Brin(Google)- Jensen Huang(輝達)   - Sundar Pichai(Alphabet)  - Elon Musk  - Hock Tan(博通)   - Vinod Khosla(Sun、Khosla Ventures)   許多人是以學生簽證來到美國,並且大多在某個階段持有過 H1-B 工作簽證。我最初是持 J-1 簽證來美國(原本沒打算待超過兩年),後來轉為 H1-B,拿到綠卡,最後成為美國公民。 ▷▷▷▷▷▷ Alyosha Efros:民主黨在這個議題上完全讓步給了共和黨,甚是可惜。他們只關注非法移民問題,結果疏遠了數百萬合法移民,這些人苦於應對荒謬的美國移民程序。   如果民主黨在這個問題上主導局勢,也許馬斯克和其他科技巨頭就不會把靈魂賣給川普了……   Yann LeCun:幾個原因導致矽谷一些有影響力的人物選擇站在 MAGA 一邊:   1. AI 和加密貨幣的監管障礙威脅   2. 「未實現收益稅」的恐慌   3. 對 H1-B 改革的冷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