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焦慮Z世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海德特 領家長反手機

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海德特(Jonathan Haidt)教授新書《The Anxious Generation: How the Great Rewiring of Childhood is Causing an Epidemic of Mental Illness》 🌟《天下雜誌》2024年5月28日專文〈讓孩子玩手機,就像送他定居火星〉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30530 節錄:「在世紀之交,科技巨頭們創造了一系列改變世界的產品,不僅改變了世界各地成年人的生活, 也改變了兒童的生活。然而,這些企業很少,或根本沒有對心理健康影響進行研究。」 「在那個世界裡,要在社交上取得成功,需要他們投入很大一部份的精力來管理線上品牌,發布精心打造的生活圖文。如今,為了獲得同儕的認可(青春期的氧氣),並避免在網路上被羞辱(青春期的惡夢),這是必要的。」 【海德特教授受訪及書評簡介】 史登商學院海德特教授在爬梳大量的研究後指出美國Z世代的心理健康危機:2019年,高達1/5的美國學生被診斷出患有憂鬱症或正在接受憂鬱症治療,而2009年只有1/10。自2010年以來,美國10至14歲女孩的自殺率增加了一倍以上。他堅信手機和社群媒體是罪魁禍首:「每天有數百萬的網紅輪番上秀,兒少上網就會被迷因、限動和短劇的龍捲風給吞噬。」



作者上HBO談話節目《馬赫脫口秀》時生動形容:西方哲學裡的智慧告訴我們:「慢慢判斷,快快寬恕。慢下來、冷靜下來,掌控好意識。」社群媒體平台上充斥的是什麼? 恰恰相反:「快、快、快、現在就下判斷,事實查核免了,永不原諒!」那就像「來、來、來把你的眼耳接著一條巨大的消防水帶,然後往裡面猛灌各式影音垃圾訊息。」


教授認為除了社群媒體,問題的原因之二是美國家長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並點出其中的矛盾:「雖然父母在真實世界中對孩子倍加保護,卻同時允許孩子在虛擬網路上為所欲為。家長以為孩子有500個網友不是很好嗎?事實證明並非如此。研究指出,兒少需要的只是一小群非常親密的朋友,這在生長發育上才是健康的。因此,一旦孩子們放掉真實世界裡的朋友,卻在網路上或多人視頻遊戲中加了500個網友,他​​們反而會變得不快樂,也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進而缺乏社交連結並感到沮喪。結果就導致自殺傾向,尤其約有30%女孩表示偶爾或經常有自殺念頭。」


為什麼女孩受害最重?作者探究,發現社群媒體的使用與女孩的憂鬱和焦慮之間的相關性總是更高:「社群媒體上不停的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是問題的癥結,如果有個11、12歲的女孩每天掛在 IG上好幾個小時、黏著TikTok好幾個小時,那麼她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快樂的女孩過著美好的生活,這對她有好處嗎? 當然,社會比較是成長的一部分,但請讓它發生在親友關係的小圈子裡,不要在十億人之中作比較,尤其當中許多人設是華麗而虛假的。」


꘏ ꘏ ꘏ ꘏ ꘏ ꘏ ꘏ ꘏ ꘏ ꘏ ꘏ ꘏


◉教授論述的定義:

「手機兒童」(phone-based child)。在書中提到的電話(phone),不僅限於智慧型手機,而是所有連網螢幕裝置,包括iPad和遊戲機。CBS《今晨》節目中教授的案例影片有名重症小孩側躺在地上,手上沒有手機,卻不停做著滑手機的動作。


副標「Great Rewiring」是什麼意思?(童年被社群媒體重塑大腦,惡化心理健康問題):傳統上,兒少大腦發育接收的訊息來自父母、親人,讓孩子從人際互動中,準備好成長的蛻變。Z世代的家長不再這麼帶小孩,而是把手機丟給孩子自己把玩。社群媒體重塑的大腦是從根本上改變了孩子們接收訊息的方式,取消了傳統的真實人際互動方式,只剩透過手機螢幕的虛擬互動。

以前社群媒體被稱為社群網路系統(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SNS),功能是與人建立連結。之後它被稱為社群媒體平台(social media platform),變成在社交平台上向人表演,拼命爭取關注、想要走紅。因此,當社群媒體大幅度重塑大腦的現象發生時,千禧世代基本上已經過了青春期,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沒事。Z世代就恭逢其盛,在超級病毒式社交媒體、口袋裡智慧型手機的陪伴下成長,手機發出各種推播通知,就甩掉手上正在做的事,把他們從家人身邊拉走,讓他們遠離朋友。


꘏ ꘏ ꘏ ꘏ ꘏ ꘏ ꘏ ꘏ ꘏ ꘏ ꘏ ꘏


◉教授的書主要是對美國社會提出四項建議:上高中前不用智慧型手機,未滿16歲不上社群媒體,學校禁用智慧型手機,以及更多非看管式戶外體驗遊戲和童年獨立性的養成。


16歲前不使用社群媒體的訴求,實則是對科技公司或立法者的巨大要求。美國國會於1998年通過《兒童網路隱私權保護法》(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目前社群媒體註冊最低年齡是13歲,但即便如此也沒有強制執行。CBS向科技巨頭詢問,Meta在聲明中表示,執行限齡驗證需要蘋果和谷歌等硬體商的協助。蘋果和谷歌也拒絕了採訪要求,但指出他們的裝置已具備家長監護功能。儘管如此,將科技大廠的這些努力加總後仍比不上六年級學生的小聰明,記者到學校現場和小學生互動:

要怎麼註冊社群媒體呢?「謊報年齡!」如果未滿 13 歲,要怎麼使用這些應用程式?「那就裝老吧、我換了出生年份。」「我認為大多數應用程式並不真的在意你幾歲。」


CBS記者覺得要求家長等孩子16歲才能給手機,就像要求大家「突然戒除」(cold turkey),並非易事。書中也坦白棘手的現況:「大多數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的童年被手機掌控,但不知何故,真實世界已經重新設定成虛擬世界。因此,凡是抵制手機的父母都會讓孩子陷入社交孤立。」而教授認為這是「集體行動問題」(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是家長全都掉進的陷阱。 因此他想要用給予希望的方式:如果只有一個家長試圖改變,那很難。但如果以小團體進行,就會變得容易很多。如果大部份家長一起配合,那麼孩子就不會覺得自己被排除在外。教授甚至共同創辦了《放手長大》 (Let Grow)非營利組織,旨在培養兒少獨立性,提供線上諮詢資源和線下家長交流的機會。


꘏ ꘏ ꘏ ꘏ ꘏ ꘏ ꘏ ꘏ ꘏ ꘏ ꘏ ꘏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心理學教授奧格斯女士(Candice Lynn Odgers)在科學期刊《自然》上的書評則指出「書中反覆提出的數位科技重塑我們孩子的大腦,並導致精神疾病流行的觀點尚未得到科學支持。」不過她承認作者「在情緒、文化和道德方面的研究深具影響力。」而且書肯定會大賣!


和《華爾街日報》科技專欄作家對談時,提到預警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和我進行學術辯論的心理學家的心態就像是在審科學期刊。在審查期刊的文章時,要求報告得要數值精確,經過多次實驗,因為期刊不能發表錯誤的論文。就像是刑事案件的陪審團審判一樣,必須排除合理的懷疑。就陪審團審判來說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很好、對於科學期刊來說也很好。可是如果我們的孩子自殘和自殺的程度比以前高得多,我們是否在證據確鑿前不採取任何行動? 實際上,我有很多實驗證據和因果相關聯的報告,我認為證據非常明確。我們要花時間爭論是否有害,還是在看到風險時,花時間採取行動呢?」


◉英國《經濟學人》從1935年美國一路以來代代長輩認為晚輩很有事的論述傳統說起,認為《焦慮Z世代》是本「更好的書」,並提到作者在尾註坦誠個人和身為家長的難處,非常值得一讀。


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曾孫女瑪格麗特·胡佛於公視主持的節目專訪,兩人談了「社群媒體是故意設計來讓青少年上癮的」,抗脆弱性(anti-fragility)的概念,性別焦慮症(gender dysphoria),除了女孩的狀況,也談到男孩的成長過程因學業成就感大不如前而登出社會,轉向登入誘人的虛擬世界。最後播放1996年國會通過《通信端正法》,媒體聞人亞利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和知名律師蘇珊·埃斯特里奇(Susan Estrich)的網路監管論辯錄影:哈芬登認為第三波科技帶來的網路世界將對兒少造成難以預料的影響,因此政府的協助管理是必要的;埃斯特里奇則認為看管兒少上網是家長的責任。

哈芬登:「我呼籲建立夥伴關係。我呼籲政府、業界和家長攜手建立夥伴關係。蘇珊,試想您有一個12歲的孩子,像我就有一個12歲的教女,她是上網專家,她可以在網路上隨意亂逛,除非隨時有人在她身邊攔她,否則她會在網路上亂來的,不管母親定了什麼家規。您說這是父母該看管的是完全不負責任的 。 用『看管』(watch)這個詞代表您不知道第三波科技將為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埃斯特里奇:「亞利安娜,如果孩子自己去選擇了麻煩,就會遇到麻煩,如果孩子自己有那個念頭,無論是在電腦螢幕前或是在朋友家,甚至是在暗巷買毒品,他們都會遇到麻煩。」


當年的是非對錯和後續影響,似乎得用時間來證明,然而童年只有一次,家長只有自求多福?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的美國家長應該認同海德[特]教授的比例很高,因為新書《焦慮Z世代》是《紐約時報》暢銷書冠軍(兩周)。


꘏ ꘏ ꘏ ꘏ ꘏ ꘏ ꘏ ꘏ ꘏ ꘏ ꘏ ꘏


認同海德特教授的同校同事蓋洛威教授常在演講、訪談節目中引用其論述,受美國25至45歲族群認同的不良大叔簡介:https://ppt.cc/fJvEb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參考資料:

🔹HBO《馬赫脫口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JPMBV_Dto4


🔹CBS《今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VEhtix7yWU&t=2s


🔹瑪格麗特·胡佛公視節目專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0ae8_o5IE


🔹《經濟學人》書評

https://www.economist.com/culture/2024/03/15/how-worried-should-people-be-about-generation-z


🔹《自然》書評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902-2


🔹《華爾街日報》訪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6NfPHrVilc


🔹美國公共廣播電台訪談文稿

https://www.npr.org/sections/health-shots/2024/04/14/1244000143/anxious-generation-kids-autonomy-freedom


🔹《放手長大》 (Let Grow)非營利組織

https://letgrow.org/resource/jon-haidt-insights/


🌟臺灣已出版作者譯著:

《象與騎象人: 全球百大思想家的正向心理學經典》強納森.海德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36022852143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強納森.海德特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28182682151524000


plus:

大人版《焦慮世代: 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羅蘭.保爾森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29722682125383008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OpenAI前員工X爆料&楊立昆臉書〈諷刺文〉

【OpenAI ex-employee & Yann LeCun's sarcasm】 🚀 📣 OpenAI前員工Jacob Hilton在X上的爆料全文 📣 🚀 一年多前,當我離開 OpenAI 時,我簽署了一份 「不貶低協議」(non-disparagement agreement) ,並且未披露協議本身,沒有其他原因,只是為了避免失去我的 「既得股權」(vested equity) 。  該協議明確表示,作為簽署的回報,我被允許保留我的既得股權,並且沒有提供任何其他東西。 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簽署它,如果他們認為這不會對他們的權益產生影響。 我以良好的條件離開了OpenAI,所以我認為幾乎所有離職員工都遵守了這份協議。 在簽署協議之前,我無意批評OpenAI,但對於放棄這樣做的權利感到失望。 昨天,OpenAI 聯繫我,要求我解除該協議,隨後KelseyTuoc在Vox上刊登調查報告: 由於 AI 的變革潛力,開發先進 AI 的主要實驗室必須為那些希望為公共利益發聲的人提供保護。 其中首先是對不報復的具有約束力的承諾。 即使是現在,OpenAI仍可 阻止員工出售其股權,使其在未知的時間內變得毫無價值。 OpenAI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從歷史上看,前員工無論在哪裡工作,都有資格以相同的價格出售;我們預計這一點不會改變。」 我相信OpenAI的這項聲明是出於誠實的意圖。 但考量到 OpenAI先前曾拿能否取得 (既得股權變現) 流動性作為一種恐嚇策略,許多前員工仍不敢發聲。 我邀請OpenAI直接與前員工聯繫,以澄清他們將始終以合法可執行的方式獲得平等的流動性的機會。 在他們這樣做之前,大眾不應指望前僱員會坦誠相待。 本人致OpenAI 的許多善良和才華橫溢的前同事們:我希望您們能夠理解為什麼我覺得有必要公開談論這個議題。 該合約與我們對安全和有益的AI的共同承諾不一致,您值得更好的工作合約條件。 原文連結: https://twitter.com/JacobHHilton/status/1794090550863200728 😏 楊立昆在臉書上的〈諷刺文〉 😏 來ClosedAI工作吧!隨著 AGI 即將到來,您 將擁有 目前 估 值 42 X 百萬的6次方美元(sextillionnollars) 公司 的 股票 。 如果您辭退,...

京晨科技 NUUO

2015年01月30日 京晨科公告營運長異動 :營運長施錦昌退休 鼎新電腦 官網資料:特助施錦昌提到:「以前未使用ERP系統時,需不斷手動調整資訊,不但人工成本高,錯誤率也高,讓人很難信任報表資料。所以之前在進行一些重大決策時,常常會有擔憂決策錯誤的壓力。但自導入ERP再加EasyFlow之後,此類問題改良許多。」 以下摘編自:《遠見雜誌》2013年2月號/臺大創聯會 (NTUEA)2013年12月25日臉書/《工商時報》2015年01月05日 【京晨科技NUUO Leaders】 董事長 楊文彬 :台大大氣系,高職念五年、大學念七年畢業,暱稱Killer(殺手) 總經理 黃建峯 (暱稱卡通)、研發副總 黃建山 (暱稱卡弟,意指卡通的弟弟),台大資工系友兄弟檔兩人求學時序:附中、台大、研究所。 曾創業失敗 念大三時,BBCall和黑金剛手機剛竄紅,楊文彬早上在大氣系打工當助理,閒暇時就跑去賣手機,很快就開通訊行,第一個月大賺40萬,短短半年開了五家店,人家喚他「少年楊董」,叱吒一時。但 成功來的太快 ,讓他 志得意滿,到處遊山玩水 ,直到警覺不對,財務已出現漏洞, 被倒帳幾百萬 。「我那時真的非常落魄,出現人生中第一根白髮,還得兼好幾份工、送報還債,但失敗經驗讓我學到 管理 及 財務 的重要,」楊文彬說。 安控門外漢 找到市場利基 2001年楊文彬拿出30萬與好朋友們創業,就是希望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燃燒熱情 ,其間創立電腦設計、安控軟體、影像處理、遊戲、網通技術等五家公司。其中最成功的京晨科技 (NUUO Inc.),利用B2B行銷全球安全監控的高端市場。從創業的第一天起,京晨就非常務實。切入少有頂尖人才想做、卻又年年成長的監控安防產業,加上不閉門造車、積極聆聽市場聲音,這些都是成功的主要原因。     楊文彬是 業務 出身,創業時的第一個想法是要先從產業著手,只要找到對的產業,你才有在裡面的生存空間,就好比釣魚一樣,要釣到魚,前提是那個池塘裡,要有夠多的魚。等到決定市場了,接下來的問題,才是要推出什麼產品,用什麼方式、什麼技術,去做產品,甚至開拓市場。就在這個思考邏輯下,當時的三人小組,在密集開會後,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京晨科需要的是 高成長、高毛利 ,但不要太大的產業。要高毛利、高成長,是考量到當時的京...

楊立昆以自身經歷談H1-B

美大選期間在X上和馬斯克大唱反調後,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 )氣得公告「我不再在X上寫貼文。只轉發其他平台的連結、留言朋友的推文」,所以他在自家公司平台上只對馬斯克在X上的截圖,留言區討論串就文明多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Xy7kURLq/ 以下是楊立昆在臉書上的貼文和精選交流: 看到圍繞 H1-B 簽證議題的 MAGA 陣營陷入混亂很有趣。   在美國,持有 STEM 博士學位的人中,超過 50% 並非生於美國。   美國大學 STEM 領域的教授中,比例更高的大多數也並非生於美國。   在美國頂尖大學工程領域(包括電腦科學)的博士生中,絕大多數是非美國出生的學生。   美國科技公司中,大量的創辦人、CEO、高階管理層也並非生於美國。其中包括:   - Satya Nadella(微軟)  - Sergey Brin(Google)- Jensen Huang(輝達)   - Sundar Pichai(Alphabet)  - Elon Musk  - Hock Tan(博通)   - Vinod Khosla(Sun、Khosla Ventures)   許多人是以學生簽證來到美國,並且大多在某個階段持有過 H1-B 工作簽證。我最初是持 J-1 簽證來美國(原本沒打算待超過兩年),後來轉為 H1-B,拿到綠卡,最後成為美國公民。 ▷▷▷▷▷▷ Alyosha Efros:民主黨在這個議題上完全讓步給了共和黨,甚是可惜。他們只關注非法移民問題,結果疏遠了數百萬合法移民,這些人苦於應對荒謬的美國移民程序。   如果民主黨在這個問題上主導局勢,也許馬斯克和其他科技巨頭就不會把靈魂賣給川普了……   Yann LeCun:幾個原因導致矽谷一些有影響力的人物選擇站在 MAGA 一邊:   1. AI 和加密貨幣的監管障礙威脅   2. 「未實現收益稅」的恐慌   3. 對 H1-B 改革的冷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