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大駕光臨》全球最強管顧集團不為人知的影響力
(When McKinsey Comes to Town: The Hidden Influence of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Consulting Firm)
一、麥肯錫表面上公開支持氣候變遷議題,其實為眾多碳排大戶服務;貌似綠色企業,實為碳排幫兇。
二、麥肯錫手腕高明,不但可同時服務產業中的不同競爭對手,更能球員裁判通吃:一方面服務菸商、藥廠,另一方面同時為FDA服務。
三、麥肯錫全球分部各行其道,比方地區公司和沙烏地王室、中國高層皆有良好關係,總部若發現有違行規之情事,亦無力干涉。
四、麥肯錫權力極度集中於上位者,且權責區分不明,新人多被分配去執行有道德爭議的專案,因為資深員工不想碰。
五、麥肯錫因資深合夥人的天價薪酬,難以篩選出符合外界道德高標的客戶,否則難以填飽巨獸胃口。
六、若非媒體揭露不堪實情,麥肯錫不可能輕易就範而做出改變。
麥肯錫奉行的價值觀、企業準則第一條:視客戶利益為優先(Putting the client's interest first)。
麥肯錫異於同行之處:新人多是長春藤名校商學院畢業的頂尖人才,而該公司吸引人才的魅力則是理想高遠的目標設定,比方在非洲奈及利根絕小兒麻痺的計畫、對抗氣侯變遷等可以改變世界等宏大事務,這些議題都是將來進公司後可發揮的場域。然而實際進麥肯錫工作的長春藤畢業新人(當初也有去JP Morgan等投資銀行的機會),卻覺得事與願違,因為和當初預期的有所落差。而這些對麥肯錫失望氣憤的新人,提供記者內部資料(麥肯錫非常注重資料保密不外流),從機密資料中發現,麥肯錫居然同時服務產業中的不同競爭對手,比方汽車業中,同時為GM和Ford提供顧問服務。製藥業中,Purdue和Endo都由同一組資深顧問提供諮詢服務。
【揭偽善麥肯錫之黑金盈滿】
麥肯錫支持「市場適者生存論」(Survival the fittest)和「自由市場經濟論」(Free market system)。觀察其於健保體系中的運作方式(健保很重要,因為人人需要),即可見其行事風格,書中案例:2007年沃爾瑪請麥肯錫進行員工福利調查,報告指出有許多員工有支薪不足的問題,而且保險不夠完善,且因為薪水過低而無法支付自己的健保費。麥肯錫提供的解決方案是為了提高公司盈餘,要求沃爾瑪裁掉薪資較高的資深員工(忠誠度高、貢獻良多,正常公司視為寶的人),改多增聘低薪的新進人員。
麥肯錫數十年來的八面玲瓏通吃的局面,是直到發生利益迴避的問題後才被質疑,因為麥肯錫除了服務藥廠,同時也服務管理當局,即FDA。更久的淵源則是自1956年起,麥肯錫即為菸商服務,同時也服務FDA負責菸品管制的部門。近期最夯的電子菸(正蓄勢殘害下一代),JUUL也是麥肯錫的客戶,而FDA負責電子菸的部門亦同時為其客戶。
其中爭議性最高的普渡製藥(Purdue Pharma)是麥肯錫廿多年的老客戶,其於1995年所推出的藥物OxyContin( 奧施康定/疼始康定持續藥效錠),最後被濫用而造成大量的死亡案例,可歸究於麥肯錫當初為該藥廠設計「極速衝刺」(Turbo Charge)行銷方案以提高銷售量而造成。極速衝刺方案的操作手法是透過藥廠業務來設定並掌控開藥的醫師們。更駭人的是,當時已有研究報告指出OxyContin具極高成癮性,不該再被開立為處方,然則麥肯錫卻未暫停該行銷案,仍大力促銷。此外,麥肯錫已服務超過半世紀的美國菸商,儘管1964年已有醫學證據指出香菸具成癮性、致病性等警示,甚至有法官直斥菸商公然撒謊香菸無害!麥肯錫仍厚顏繼續為菸商服務。就作者取得的麥肯錫內部資料指出,2016年奧馳亞和萬寶龍的合作案中的促銷手法是買菸集點送酒、抽iPhone的活動,儘管近年美國已明文規定辦公室、餐廳內禁菸,且大眾認知為致命消費性商品,卻要遲至2021年,麥肯錫才終於結束和菸商的合作關係。
麥肯錫內部運作還有項特別之處,就是特定資深員工可以選擇性的挑工作,挑自己喜歡的來做。比方有道德爭議的合作案,資深員工不想碰,如此一來,新人就得扛起龐大的道德包袱。而這讓新人陷入兩難,因為既便是石油、煤礦公司等高污染產業,仍需要建立人脈以維繫公司的營收來源,若捨棄接案而錯失表現機會,就失去了成為合夥人的人脈庫條件,當初入行的期望就落空了。由此可看出權力極度集中於上位者,且權責區分不明。
麥肯錫表面上公開支持氣候變遷議題,對外疾聲呼籲務必正視氣候變遷,不但真確且迫在眉睫、非常嚴峻,並打造自己的形象為綠色企業。甚至在招募新進人員時,有如何進行藻礁保育的測驗題型。可是,作者在進行深入調查時卻發現,麥肯錫竟然為世界上污染程度最高的幾間大企業服務,若他們的目的是幫助那些公司減碳,也算是好事,可惜事實並非如此。其中有個案例是加拿大公司泰克資源(Teck Resources),主要開採煤礦和金屬類天然資源,麥肯錫和該公司有數個合作案,目標都是協助其於煤礦開採上更有效率。麥肯錫也和Chevron、Shell、BP、Exxon等石油大廠、甚至是Saudi Aramco有合作。作者掌握到的Chevron資料中明確指出,麥肯錫協助其成為更高效的石油開採廠,而非幫它們減碳。
前麥肯錫員工向作者透露內幕:環保意識很高、美國陸軍退役的Eric在牛津大學深造後,在麥肯錫澳洲墨爾本分公司服務;他發現當地的能源廠商都是高碳排公司(比方煤礦廠),而那些公司都是對麥肯錫的貢獻度很高的重要客戶,可是他不想幫高污染廠商提供諮詢服務。而因為身為實習顧問,他能第一手觀察業界實況,他發現一位麥肯錫資深顧問為高污染廠商服務,因為生產效率的提升最後會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至大氣中,他向上反應未果,這點激怒了,於2019年7月憤而離職,並率先揭發麥肯錫的偽善行徑。
在2021年3月(世界地球日4月22日的前一個月),麥肯錫有1,100名員工聯署要求高層修改公司的碳排客戶條款。儘管管理階層有幾位認同他們的理念,覺得減碳勢不可擋,但公司高層最終的結論是:這些高碳排客戶太重要了,若我們不再服務他們,就更沒有機會幫助他們進行減碳的規劃。而實際上麥肯錫也沒有將那些客戶導往減碳的方向走。
【黑金沙烏地阿拉伯和麥肯錫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麥肯錫早自1970年代就開始在沙烏地阿拉伯建立關係網絡,從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到政府機關:衛生部、教育部、經濟部都是其長期客戶,沙烏地阿拉伯擁有龐大的石油利益,需要藉助外部的專家來協助其拓展全球市場,而麥肯錫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者之一Michael Forsythe童年時期在沙烏地阿拉伯長大,直至12歲才離開,他對該國有著特殊的故鄉情感,而且更能掌握其間的關聯性。在沙烏地阿拉伯做生意,很重要的一點是人脈經營,而麥肯錫更是深諳此道,直接吸納官二代成為員工。而這些沙烏地阿拉伯菁英級的麥肯錫人,在公司內部就形成難以撼動的黑金圈,主導有利王室政權、有益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公司營運決策。
然而,這一切的黑金美好,卻在異議記者哈紹吉(Jamāl Khāshuqjī)2018年在沙國駐土耳其伊斯坦堡總領事館遇害(記者死後數週才被報導)後,受到嚴厲的檢視。依照美國CIA的調查指出記者之死,沙烏地阿拉伯王子涉重嫌。
目前麥肯錫在挑選客戶上較為審重,特別是對於非民主政權,他們不會再服務集權國家的內政部(警方)、國防部、司法部等政府機關。因為若非媒體揭露麥肯錫的黑暗面,是不可能自發性的改變的。要不是多年來各大媒體的監督,麥肯錫不可能輕易就範。
麥肯錫難以從良還有一大原因:全球六十多個國家有許多麥肯錫的獨立合夥人(其組織架構類似律師事務所),若麥肯錫的紐約辦公室可稱之為總部,總部該如何管理全球各個在地分部?因為當地的獨立合夥人更瞭解在地的狀況、對專案的掌控度遠超出總部(比方中國分部)。麥肯錫「去中心化」的組織架構,使其對各地的獨立合夥人不具約束力。
另一個重點在於:麥肯錫得「餵養巨獸」,資深合夥人年薪百萬美金,現在已有數千位符合資深資格(員工總數超過三萬人)。而這龐大的薪酬,有賴各專案的財務貢獻,如此即造成若要對客戶挑三揀四,則無法滿足資深合夥人的貪婪要求。合夥人要求的薪資水準得比照高盛等華爾街投行的等級,因為當初他們從名校畢業的條件相同,沒選投行,而是為了理想到麥肯錫,自認理應有相同待遇。
主持人問作者,若用相同的檢驗標準套在其他大型顧問公司,會得到類似的結果、看到類似的狀況嗎?作者提到在做安哥拉的一份調查資料時,本來是以麥肯錫為主體,可是研究到後來發現變成在做麥肯錫主要競爭對手BCG(波士頓顧問集團)的分析。而書中有關沙烏地阿拉伯的報導中,也有提到BCG和王儲的深厚關係。不過,作者強調麥肯錫之所以應該受到放大檢視,因為麥肯錫吸納的人才是最頂尖的,這些人才不是到科技大廠就是到華爾街知名投行。
本po文整理自NPR訪談節目FRESH AIR:
https://www.npr.org/2022/10/03/1126633580/inside-the-worlds-most-powerful-consulting-firm
網購書:
https://www.amazon.com/-/zh_TW/Walt-Bogdanich/dp/0593663322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F018965999
《天下雜誌》麥肯錫的醜聞會影響管顧業未來嗎?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3052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