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4的文章

《Monocle》雜誌〈Art Buying - Money Talks〉

《Monocle》雜誌 2014年11月號 有篇人物對談(The Conversation),標題是〈Art Buying - Money Talks〉 對談的是兩位重量級的藝術界人士: Ossian Ward 先生,著作 《Ways of Looking》 (觀看藝術的六種方式)與 Georgina Adam 小姐,著作 《Big Bucks》 (藝術:賺翻了!)他們分別代表分別代表著相對立的一方:「藝術拍賣市場」vs. 「美學」。 摘譯: ① 「美學」這個詞已經褪流行了;現在流行的是以 金錢和經濟價值 來談藝術。 ② 很多藝術藏家購買很重要的一點是:把它當作投資,而且藝術品和奢侈品之間也有共通處。在我們這個時代,擁有名牌,彰顯的是身份地位。而自古以來,藝術一直都是身份地位和權力的象徵。 ③  現在的藏家是靠「聽人介紹」而購入藝術品。在以前,眼光要利才能當個好藏家,但現在似乎是從對藝術品的欣賞,變成了希望藝術品能增值。要藝術品本身去appreciate(增值),而不是我們去appreciate(欣賞)。 ④  藝術家為何不能賺大錢?太多人從藝術家身上大賺其錢了,像是藝廊、策展人。所以,創作的人也想要賺錢,那很正常。鎂光燈總是聚焦在拍賣價格最高的前50到100大的藝術家身上,可是,還有成千上萬在100大之外的藝術家,是完全被忽略的。 ⑤ 從事藝評是件孤獨的行業,不過我認為藝術評論仍會被需要。若一件藝術品完全不受評論,那麼它就像是密封的孩童玩具般,沒法子打開它,或許也就不值得一評。藝評家Dave Hickey曾說「藝評家有點變成了像是古代的朝臣一般,只是個向國王推薦藝術品的人。」 我一直都抱持著一個信念,對藝術品的書寫,是 為它們帶來生命 。我認為重點是要 讓人們試著去瞭解藝術品 ,而 不是由藝評家來決定作品是好、壞或美、醜的 。 ⑥ 在過去,拍賣行之間彼此競爭得水火不容,而最後它們發現何苦如此,即轉而共同對付藝廊經紀商,因為那兒的市場更大。拍賣行找到了參與一級市場的方式,也就是開始自行舉辦拍賣展。而我個人認為,這個走向很危險。 ⑦  藝廊的侷限在於它們大多無法像拍賣行般,有著全球性的觸角。所以藉由舉辦藝術展,形塑出一種現在不買,就永無機會了的急迫感。那是一種拍賣現場感受的再現。 ⑧ 以前的拍品有分作「戰後和當...